-
日期: 2022-07-10 | 來源: 南都周刊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周傑倫 | 字體: 小 中 大
馬格利特《美好的現實》(Fine realities)
比利時人老馬在巴黎已經混得有些起色時,西班牙人薩爾瓦多?達利,還是壹枚青蔥少年。當印象派鼻祖莫奈在1926年走完了人生的最後旅途時,達利剛剛被馬德裡聖菲爾南多美院開除。這年夏天的美院考試期間,當監考美術理論的評委要他選擇壹個題目時,達利的回答是:“不。在聖菲爾南多學院裡就沒有任何壹個教授有權給我作鑒定,我退出。”這壹事件加上類似情況的“違反紀律”,導致他最終被開。
當時只有22歲的達利,已經獲得了壹些名聲。在被學院開除前,他在巴塞羅那達茂畫廊舉辦了壹次個人畫展。其作品已引起了畢加索等人的注意。 1926年春天,達利第壹次來到了巴黎。他由姑姑和妹妹陪同,首先拜訪了畢加索,然後參觀了盧浮宮。這時的達利,還忙著在印象主義、立體主義中打轉,試圖找到壹種屬於自己的風格,此後才開始關注超現實主義。
“超現實”壹詞最早由法國詩人紀堯姆·阿波利奈爾提出,這位巴黎的文藝積極分子,在那個時期扮演著詩人與畫家之間的橋梁。他撰寫評論文章為馬蒂斯、畢加索推銷畫作,也結識了米羅、籍裡科等壹批超現實主義的畫家。 超現實主義畫家的畫作常表現夢境與想象的世界,他們注重人類的先驗性,嘗試將現實觀念與本能、潛意識及夢的經驗糅合,以達到壹種絕對或超然的真實情景。達利第贰次到巴黎,是在1928年,他的老鄉胡安.米羅接待了他並介紹他進入超現實主義圈子,由此達利認識了馬格利特等人。此後,在1931年,創作了他最為出色的超現實主義傑作《記憶的永恒》。
達利《記憶的永恒》(1931年) 傑倫的MV中,為達利變戲法時出現了壹把彎曲的勺子,其實這是達利在組織他的“超現實”夢境中,經常使用的壹種意象符號,這些符號包括拐杖、奶酪等等,比如他給畢加索作的畫像中,就將他的舌頭變成了壹只勺子。
達利《畢加索肖像》(1947年) 其次出現的“龍蝦電話”,大約完成於上世紀30年代後期。1935年,英國愛德華柒世國王的教子愛德華·詹姆斯與達利簽了壹年的合同,用巨資買下了達利的所有創作,這其中就包括“龍蝦電話”。 達利將龍蝦和電話這兩樣東西組裝到壹起,龍蝦彎曲的身體代替了傳統工業設計冷冰冰、極有秩序感的話筒。如果你使用這部電話,就好像對著壹只龍蝦講話。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