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_NEWSDATE: 2022-07-20 | News by: 每晚一卷书 | 有10人参与评论 | _FONTSIZE: _FONT_SMALL _FONT_MEDIUM _FONT_LARGE
如果说,王菲的做人原则印证了前者,那么电梯女孩的做人原则就印证了后者。
03
放弃99%的无效信息
将时间花在更值得的事情上
在一期《奇葩说》上,作家冯唐说了这样一句话:
“其实人生有两个很重要的问题,一个是你要仔细问问关我屁事,另外一个问题是关你屁事,你就能知道哪些是错的,哪些是对的。”
这句话听上去简单粗暴,但是想来却颇有道理。
我有个同事小A,常常和我抱怨生活好累。
“工作一天感觉精疲力尽,下班回家往沙发上一躺,感觉一整天好像又没做成什么事。”
为什么?
因为她早上九点来到公司,电脑刚打开,“咣”弹出来一个框:“王心凌再度爆红”,这个不错,点开来看看,10分钟过去了。
因为她正马不停蹄地码字呢,听到同事B讨论同事C的八卦,哎呀这个我也听说了,必须要聊啊,然后端着茶杯凑上去。
因为她快马加鞭地赶月度绩效呢,前排工位探出一个脑袋:“你看看这个口红咋样?”,然后又不淡定了……
外界的一举一动,一起一伏,都能打乱她的节奏,一天下来,当然觉得又累又没有收获。
美国心理学家鲍迈斯特,曾经提出一个著名的理论,叫作“自我损耗”。
所谓自我损耗,就是你看似什么都没做,但是你的每一次选择和纠结,都是在损耗你的心理能量。
每消耗一点心理能量,你的执行力都会下降。
这就是为什么大家普遍认为,越是简单的人效率越高,越是克制的人走得越远。
因为他们能远离那99%与自己无关的事情,在心里说一句:关我屁事,然后将时间花在更重要的事情上。
《百年孤独》的作者马尔克斯有个习惯:写作的时候绝不出家门。
哪怕他因为写不下去而来回地踱步,哪怕生气到把家的门板给拆掉,他也绝不会离家半步。
因为他明白,如果自己找一个“出去放松一下再写”的理由,最后的结果,一定是被外面跟自己无关的事情所消耗。
耐心熬下去,度过一时的“枯竭期”,才能成就一篇好文章。
我们前面说:99%都无用,那什么是1%的生活?
这就是1%的生活。
放弃99%的无效信息,不让别人随意介入你的生活,不让外界的纷争、口舌、人际随意打乱你的节奏,将时间花在更值得的事情上。
只有这样,你才会做到真正的高效,你的内心才能享受到真正的安宁。
04
不随意介入别人的生活
不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别人
自媒体博主@方美丽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她年轻的时候,是个热心肠,什么人都想了解一下,什么事都想掺和一脚。
当时单位里有个同事,刚刚买了新房,正筹备着怎么装修。
方美丽热心地给对方提建议:
“听我的,一定要铺地板,不要贴瓷砖。”
“刷漆的话你不要找XX装修公司啊,找这家,来,我给你电话!”
“厨房啊,厨房千万不要装成开放式的!”
她事无巨细地跟对方交代,这位同事也很是受用地点了点头。
过了一段时间,她问那位同事:“家里装修好了吗?”
同事答:“装修好了,我们还是选择了瓷砖,厨房还是坚持开放式的。”
方美丽当场觉得一盆凉水泼了下来,合着自己说了那么多都是白操心。
马克·李维在《偷影子的人》一书中写道:“你不能干涉别人的生活,这是他的人生。”-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