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2-08-24 | 來源: 壹條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
分別為茶廬1.0、2.0、3.0
建築構件都是工廠預制的竹制品,直接運到現場就可以開始組裝,叁伍個新老村民,只要人手壹把螺絲刀,在現場搭5天就完工了。
這套快速建造的生態建築,施國平和團隊花了近3年研發,還在不斷迭代,現在的是3.5版本。
▲
范范(左)和騰騰(右)准備清晨茶席
晨間鍛煉帶隊的是范范,33歲,社區園長,曾經在香港、上海生活。
在上海創業時,她租賃的辦公室,就和施國平上海的辦公室在同壹棟樓,很早就彼此認識,逐漸關注鄉村。4年半前第壹次來村子,她就決定在這裡定居,因為敬佩“施老師做鄉村振興的背後,有很多對生命的根本思考。”
▲
茶席
最近酷暑,村子裡剛收了荷花,范范和社區的伙伴辦了壹場荷花茶會。在茶廬裡,茶會從清晨開始,伴著日出,大家放松地品完茶香,再開啟壹天的生活。
期間,從廣州來村裡定居的插花師騰騰,還即興地在果園裡找到了植物素材,大家幾杯茶湯下肚的間隙,就打理好了新創作。
村居快5年,范范覺得自己最大的轉變在於,“之前的生活,被工作和瑣事擠壓得空間很小,不太會照顧自己,也不在意生活中溫情、柔軟的東西。但現在,去河邊散步,插野花,感覺自己真的在生活。”-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