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2-09-07 | 來源: 最人物 | 有9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1993年,55歲的吳彥姝從山西話劇院退休——以話劇導演的身份。
早在柒拾年代後期,因為山西話劇院裡演員很多,導演太少,於是領導決定要從演員中培養導演,就選中了吳彥姝。
彼時,吳彥姝心裡並不願意,她覺得自己相比於導戲,更喜歡演戲。但服從命令,是當時對公職人員的要求,她也就如此在導演的崗位上幹了許久。
話劇團的導演是不能演戲的,在當時,每場戲的角色都要由藝術委員會分配,如果導演去做了演員,就相當於“搶了壹個演員的飯碗”。
吳彥姝只好放下了自己的表演夢,但她沒有怨天尤人:“做導演這段經歷,讓我分析角色更有把握。所以什麼時候經歷的那些經歷,都沒有白費。”
做導演時期的吳彥姝(左叁)
退休之後,她還閒不下來,因為對舞台還存有熱愛,她依舊時不時地回到劇院,參與排戲。
2003年,65歲的吳彥姝才徹底從山西話劇院退休——她需要照顧自己生病的丈夫。
吳彥姝的丈夫患有肺氣腫,吳彥姝需要按時為他更換氧氣瓶,以維持呼吸,直到2007年,丈夫去世。
在他生命的最後壹刻,醫生建議用電擊搶救,吳彥姝與女兒壹起決定放棄治療,不想讓丈夫經受無謂的痛苦。
吳彥姝向來是不畏懼死亡的,這或許與她在醫學院工作的父親有關。
早年跟在父親身邊,吳彥姝見過了太多的生老病死:“你撕心裂肺地哭,他們也回不來,為什麼要那樣呢?趕快把他們的後事處理好,然後投入自己的工作就對了。”
父親在吳彥姝還未退休時就已過世,丈夫離世後,她又回到家中照顧年邁的母親,直到母親於94歲去世。
2010年,72歲的吳彥姝在山西孑然壹身,沒有了親人。
經歷了生命的叁次離別,吳彥姝再次揮了揮手,告別了這座生活了大半輩子的城市。
在北京生活的女兒將她接到了身邊,與自己和孩子生活在壹起。
自此,命運的齒輪再次轉動,負載著老人的壹腔勇氣,終將與夢想嚙合——
當壹個人將生死看淡,對生命克制且客觀,那她之後的人生將無所畏懼。
正如吳彥姝所說:“你怕什麼呢,就去做好了嘛,這麼大年紀了,死了就死了唄。”
當壹個人坦然面對生死時,才會迎來新生。-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