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2-09-28 | 來源: 樞密院拾號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英王室 | 字體: 小 中 大
“印度人想念安倍桑”,9月27日,在東京出席日本前首相安倍晉叁國葬的印度總理莫迪,在與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會晤時這麼表示。
被“統壹教”丑聞和天價葬禮費用蒙上厚厚陰影的安倍國葬,在日本國內遭遇60%以上民眾的激烈反對,包括加拿大總理特魯多在內的不少外國政要最終放棄來東京吊唁安倍。相比之下,沒有出席英國女王葬禮的印度總理莫迪,這次卻親自來為安倍送行,算是給足了岸田面子。
為什麼莫迪要來參加安倍的葬禮?
《印度快報》說,因為安倍是印度的好朋友,尤其安倍與莫迪,那是“特別融洽的關系”。
2015年,印度總理莫迪與安倍晉叁在新德裡。(《印度快報》)
莫迪27日對岸田說,安倍將印日關系推向了新的高度,“我們的友誼在全球視野的發展中發揮了關鍵作用。印度人民記著安倍桑所做的所有好事。他們想念安倍桑。”他還說,相信岸田作為安倍的繼任者可以將印日關系“發展壯大並達到新的高度”。
實際上,在安倍7月8日遇刺後,莫迪就令外界驚訝地宣布,在7月9日在印度為這位日本政治家舉行為期壹天的全國哀悼。他在推文上寫道:“今天,整個印度都與日本壹起哀悼,在這個困難時刻,我們與我們的日本兄弟姐妹站在壹起。”
莫迪和安倍到底是怎樣壹對CP?
在2006年-2007年安倍第壹次擔任首相期間,安倍就訪問了印度並在議會發表講話。從他的第贰個首相任期開始,他在2014年1月、2015年12月和2017年9月叁次訪問了印度。安倍是任內訪問印度最多的日本首相,沒有之壹。
再看莫迪,他作為古吉拉特邦首席部長多次訪問日本後,2014年9月,莫迪作為總理選擇日本作為他在鄰國之外的首個外訪國。在那次訪問中,莫迪和安倍將印日關系升級為“特殊戰略和全球伙伴關系”。這種關系後來涵蓋了從民用核能到海上安全、從子彈頭列車到基礎設施、從向東行動政策到印太戰略等廣闊領域。
2016年,安倍政府在日本國內反核人士的強烈反對之下,與印度簽署了核協議。這是日本首次向沒有加入《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的國家出口核技術。
而最重要的壹點是,2007年8月,安倍作為首相首次訪問印度時,發表了著名的“兩洋匯合”演講,為他所謂的“印太戰略構想”奠定了基礎。但這個構想很長時間都遭到各方的拒絕。直到2017年,時任美國總統特朗普添了壹把火,讓這個後來發展為美日印澳肆邊機制(QUAD)的構想死灰復燃了。而這個以中國為假想敵的機制就成為西方公認的這位日本前首相對於地緣政治的“最大貢獻”。-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