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2-09-30 | 來源: 視覺志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在進入抽屜屋後,家裡蹲要簽很多這樣的誓約書,幫機構規避風險
當然,和之前壹樣,不論家裡蹲做什麼,他們永遠都處在監控和監禁當中——抽屜屋不會讓他們打任何電話,不會多給他們壹分錢,外出壹定有人陪同,就怕你跑掉。
按照抽屜屋的廣告宣傳,他們最終會挽救家裡蹲,修復破碎的親子關系。
但在新聞報道裡, 有很多家裡蹲在離開抽屜屋後,便從此與他們的父母形同陌路——畢竟,當初他們就是被自己的至親送入地獄的。
而還有些人,則與自己的血親陰陽兩隔。
2017年1月,壹位80多歲的母親將他40多歲的家裡蹲兒子,送到了東京的壹家抽屜屋,希望兒子能在機構的幫助下重新做人。
在經歷了差不多壹年的“教育”後,機構告訴老太太,他的兒子已經回歸社會,在熊本縣找到壹份工作。機構還叮囑她,為了讓兒子繼續保持獨立,不要主動聯系他。
結果,到了2019年末,老太太卻收到兒子的死訊——在被人發現時,他已經去世兩周了。
強制脅迫,非法拘禁,暴力虐待……抽屜屋的許多行為都是明確的違法,針對它們的起訴接贰連叁。
但即便如此,每年依然會有無數家長撥通所謂的“求助熱線”,將他們的孩子送往連監獄都不如的地方。
抽屜屋的要價通常非常高:讓壹個家裡蹲在6個月內成為社會勞動力,收費最低也要500萬日元。為了湊齊這筆費用,有的家長甚至會選擇貸款賣房。
所以,為什麼這群日本的家長不惜壹切代價,哪怕明知自己的孩子會飽受折磨,也要把他們逐出家門,送給抽屜屋呢?
無解的80/50問題-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