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2-10-01 | 来源: 读者 | 有3人参与评论 | 专栏: 李宇春 | 字体: 小 中 大
按理说,她的事业根本算不上很成功。
可为什么她还能如此享受生活?
黄雅莉也问过自己这个问题。
她的答案是:
“生活的样子,没有统一且标准的答案。但生活的本质,在于尽可能追求内心的热爱,并尽全力去实现。”
之所以写下黄雅莉的故事,是因为最近我总在想一个问题。
1930年,经济学家凯恩斯曾预言:
到2030年,人们会因为无所事事而烦恼。
他的理由是,到那时候,人类的生产力已经够高。
可今天看来,这个预言显得那么不真实。
在离2030年无比接近的现在,“无所事事”这个词对我们来说,只是个奢望。
凯恩斯说错了吗?
未必。
我们的生产力确实很高了,机器、车间、流水线,制造着我们衣食住行的必需。
就像我妈,一位农村妇女。
每次从老家来城里看我,在琳琅满目的商场服装店里,总会感慨地问我:
“你说,哪怕全世界的服装厂都关停,人类是不是也起码十年有衣服穿,不会冻死,为什么要生产这么多衣服呢?”
话糙理不糙。
正如前两天热搜上那个消息:
“全球四天工作制”试验,大部分试点公司都能成功。-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