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2-10-01 | 來源: 鬼谷子思維 | 有5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在她18歲時,接觸到了月經杯後,就不再用衛生巾。月經杯清洗後,可重復使用,更方便、環保。
因為這個好習慣,即使在疫情肆虐的國外,很多老外排隊都買不到廁紙時,她也能在家裡樂呵呵的,完全不擔心“沒紙用”。
竹子牙刷,絲瓜絡刷碗,食用油當卸妝油,洗護產品選用無包裝的皂類,自制環保洗衣粉,DIY蜂蠟保鮮布代替保鮮膜……
“無痕生活”滲透到蘇壹格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我希望成為地球資源的使用者,而不是掠奪者。”
蘇壹格坦言自己變成今天的樣子,和家庭的啟蒙教育密不可分。
她出生在中國沿海的壹個叁線小城市,當地消費水平不高。
在她兒時的記憶裡,父母壹直秉承著勤儉持家的優良傳統。
吃飯時,爸爸要求醬料必須隨吃隨拿,用完後,必須立即放回冰箱。否則,等到食物回溫後再冷藏,就會費電。
上小學時,每到新學期,同學們都換上了塑料新書皮包課本,但只要舊書皮沒破,爸爸從不給她買新的。
她只能默默地自己剝下舊書皮,用肥皂水洗幹淨,掩蓋住它是個舊書皮的真相。
那時候的蘇壹格,內心敏感,特別在意別人的眼光。
爸爸如此節儉,媽媽也毫不遜色。
媽媽衣櫃裡的衣服大多是10年以上的衣齡,使用的吹風機也有20年歷史。媽媽的物品用現在時髦的詞來形容就是“復古”。
父母不懂環保,不懂低碳,只知道浪費不對。即使去澡堂洗澡,父母用水也很節制,不會像有些人覺得“不用白不用”。-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