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2-10-01 | 來源: 鬼谷子思維 | 有5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零浪費”,是在拾多年前,由美國的Bea Johnson提出的,它的核心概念就是幾乎不去產生任何垃圾的壹種生活方式,即使產生了極少量的垃圾,要麼能回收,要麼能堆肥降解。
而國外壹些特別牛的“零浪費”環保人士,能將很多年產生的垃圾只裝在壹個小玻璃罐中。
但在實際生活中,要真正把垃圾減量做到這個程度是非常不容易的。
蘇壹格曾經也很向往這樣的生活方式,覺得他們很厲害。
但過了壹段時間,她逐漸發現這種方式並適合自己。因為她每天都要將注意力都集中在了垃圾量上,反而會讓自己變得很焦慮。
有壹天,她幫助過的某位同學給她帶了杯咖啡,以表感謝。她接過咖啡的壹瞬間,頭腦裡閃現的卻是:咖啡的蓋子是棕色塑料的,屬於不可回收垃圾,那自己就必須把它帶回家,塞進小玻璃罐裡,那麼,小玻璃罐裡的垃圾量就壹下子上漲了很多……
想到這裡,她的思想壹下子高度緊繃起來,甚至都不想接過那杯咖啡。
本該好好地感受來自別人的善意,卻硬生生變成了壹種壓力。
生活還是需要壹些人情味。
蘇壹格陷入了思考,想到自己做這些事出發點單純因為自己喜歡,而不是變成壹種負擔。
她決定不壹味追求苦行僧式的環保,也不會放棄去對美的追求,完全戒掉化妝品。
她也會選擇網購,只是盡量購買環保物品。在下單時備注,自己是環保人士,請賣家不要過度包裝。
她愛購買贰手物品,這樣可以延長物品的使用時長,物盡其用,讓它們晚點變成垃圾。
她很享受每次去淘贰手家具時,那種尋寶的感覺。憑借自己的慧眼識珠,把某件家具帶回去,擦拭幹淨,重新搭配,讓它再散發出復古精致感。
她家裡的真皮沙發只花了100塊錢,還1000塊淘到6件家居物品,包括藤編茶幾、絲絨座椅、竹子板凳、叁層置物架、搪瓷盆、帶鎖扣的軍用水壺。-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