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2-10-04 | 來源: 每日經濟新聞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這個冬天,對於歐洲民眾來說,或許將異常艱難。在俄烏沖突波及能源供應、各國通脹居高不下的大背景之下,歐洲正在經歷壹場嚴重的能源危機。
歐洲的家庭和企業已經在能源賬單飆升的重壓下步履蹣跚。截至當地時間10月3日,荷蘭TTF天然氣期貨即月合約已經較壹年前漲了近9倍,飆升至169.06歐元/兆瓦時。《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查詢歐洲各國電價發現,多國電價已經較往年上漲了數倍,在近期觸及了歷史高點。
“目前來看,電費已經漲到了4月之前的叁倍,油費也翻了兩番,今年冬天還會遇到供暖問題,食品的價格也比之前高出壹籌。”已在倫敦生活13年的Jolin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在能源價格飆漲的重壓之下,據央視財經10月1日報道,歐洲理事會宣布正式批准歐盟委員會此前建議的有關控制能源價格的緊急措施。措施的叁大要點是:限電、限價、征收暴利稅。同時,歐洲也正在努力降低天然氣需求。
“全球通脹和美聯儲加息縮表加劇了世界經濟特別是歐洲的衰退風險。隨著冬季來臨,歐洲難免雪上加霜,其面臨的能源危機可能深化,從而使治理通脹大打折扣。”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前副院長王在邦告訴每經記者,“能源危機加劇通脹,意味著成本升高,這可能促使歐洲資本加劇逃往其它風險較小,成本較低的地方。”
與此同時,有評論認為,若歐洲天然氣需求縮減幅度低於預期、天然氣儲備量偏低、重啟煤電和核電力度不足,歐洲將可能經歷更為嚴重的天然氣和電力短缺危機。原本就在經濟衰退風險中掙扎的歐洲,如何安然度過這個冬天?
困局:能源賬單飆漲
據外媒報道,今年6月到9月初,歐洲消費者支付的天然氣價格幾乎翻了壹番。在俄羅斯於9月初宣布將停止通過“北溪-1”管道向德國輸送天然氣後,這壹數字飆升至歷史新高。
隨著近期北溪天然氣管道發生泄漏,歐洲於冬季按正常水平恢復從俄羅斯進口天然氣的希望破滅,歐洲天然氣期貨也再度突破新高。截至當地時間10月3日,荷蘭TTF天然氣期貨即月合約已經較壹年前漲了近9倍,飆升至169.06歐元/兆瓦時。
能源研究機構Rystad Energy提供給《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的壹篇報告中的數據顯示,包括法國、德國、意大利、西班牙和英國在內的歐洲多國每月電價和每周電價在8月創下歷史新高,9月價格有所下降。
圖片來源:Rystad Energy
截至當地時間10月4日,歐洲各國的前日電力價格(day-ahead price)浮動如下:
圖片來源:euenergy.live網站-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