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2-10-04 | 來源: 每日經濟新聞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數據分析公司Enverus Intelligence分析師Krishna Sapkota 表示,如果今年冬天未能充分的天然氣儲備,意味著如果冬季氣溫低於往常,歐洲國家將在2023年2月之前耗盡庫存。“然而,如果今年冬季是往常年份的平均氣溫,歐洲將有可能在今年冬天俄羅斯供應完全中斷的情況下,實現15%的需求配給。”
然而,據《金融時報》報道,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ECMWF)總幹事Florence Rabier表示,11月和12月的早期跡象表明,西歐將出現壹段時間的高壓,這可能會使溫度將比往年更低,風和降雨量將更少,屆時可再生能源的發電量還將減少。
在電力方面,據報道,歐洲電力供應的前兩大主力電源——水電和核電,今年都出現了意外減量。水電受夏季以來的幹旱天氣影響,核電則是法國核電機組因設備故障、檢修受疫情影響,導致今年大量機組集中檢修,當前法國核電出力僅為裝機的肆成左右。
清潔能源智庫EMBER在9月初發布的壹項統計顯示,2022年1至8月,歐盟相比去年少發了190億度電,其中核電少700億度,水電少發了620億度。
在此情況下,向來堅定棄核、大力發展新能源的德國邁出了不同尋常的壹步:改變其原定的2022年徹底讓所有核電機組退役的計劃,有兩台核電機組將作為“應急備用”機組開啟至2023年4月中旬。除此之外,法國、德國、波蘭等國也正大力推進煤炭發電。
德國核電臨危受命、煤電“蘇醒”等等也成為了當前歐洲能源危機的壹個縮影。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31N1242671097
應對之策:限電、限價、征收暴利稅
在能源價格飆漲的重擔之下,據央視財經10月1日報道,歐洲理事會宣布正式批准歐盟委員會此前建議的有關控制能源價格的緊急措施。措施的叁大要點是:限電、限價、征收暴利稅。
歐盟成員國同意在今年12月1日至明年3月31日期間主動減少10%的用電量,其中在用電高峰時段減少5%的用電量。具體的限電節電措施由成員國自行決定。
歐洲理事會同意將歐盟內發電企業的收入上限設定為每兆瓦180歐元,這個限額適用於使用可再生能源、核能和褐煤發電的企業。同時,歐洲理事會同意對使用原油、天然氣和煤炭等化石能源發電的企業設置臨時性強制義務捐助。另外,歐洲理事會還同意成員國為中小型用電企業設置臨時最高限價,如果必要這個限價可以低於成本。
此外,歐盟國家也正在努力降低天然氣需求。不過,外媒評論稱,將消費量降低到確保儲備量能在最冷的月份持續使用,從各方面來說都是壹個艱難的決定。
另據央視新聞報道,歐盟能源部長特別會議9月30日在比利時布魯塞爾舉行,就降低能源價格緊急幹預措施達成政治協議,但未能就對天然氣價格設置上限達成壹致。
在能源價格上限方面,英國政府宣布,從10月1日起,每千瓦時的電力上限為34.0便士/千瓦時,天然氣的價格上限為10.3便士/千瓦時。
除了上述措施之外,歐洲各國也在積極為民眾提供補貼。9月30日,德國宣布為正在艱難應對能源成本飆升的企業和消費者提供壹道2000億歐元的“保護屏障”,該計劃的核心部分是對天然氣和電力價格設定應急上限,相關支出將由新的借款來解決。9月初,英國新任首相利茲·特拉斯宣布價值約1500億英鎊的緊急能源計劃,借此幫助英國家庭和企業應對能源價格飆升帶來的沖擊。
Jolin表示,“目前政府有出台壹些措施,比如每個家庭發放400英鎊的電費補助,並也會給予壹些延緩償還貸款或者給予(貸款)折扣的方法。”
前述在荷蘭生活的華人也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荷蘭政府也出台了能源價格的限制政策,減少了能源消耗量處於平均線水平的家庭在能源上的開支。所以我們又感覺到能源費的壓力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大了。”
不過,盡管歐洲各國政府正在積極出台政策,但能源危機的影響已經滲透進歐洲人民的生活中。“各個家庭都有大大小小的影響,都在捂緊口袋,保持觀望,有的家庭選擇離開英國搬回歐盟或者其他國家。”Jolin說道。-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