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2-10-10 | 来源: 澎湃新闻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富勒和他的测地线穹顶
最初,富勒想要用更低成本和更轻的材料来建造住宅。二战后,他的注意力集中在建造轻巧的、可移动的避难所上。他从蜘蛛网上获得了灵感,它们的高强度重量比可以抵抗飓风的侵袭。他发现,三角形的强度是长方形的两倍,如果用三角形创造一个球形结构,它将具有无可比拟的强度。
富勒曾创造了一个概念:Dymaxion。它是三个英文单词的组合: 动态(dynamic), 最大化(maximum)和张力( tension ),大致意思是“用最小投入换取最大产出”的理性设计方法。他最终创造的测地线穹顶就是Dymaxion的建筑表达:一个完美的圆球形轻质结构,像自然界中的肥皂泡一样轻盈,用最少的表面材料获得最大的建筑空间,用最轻的材料获得最稳固的结构。对于富勒来说,这是建筑师的终极理想:少费多用(doing the most with the least)。
富勒认为:穹顶的球形结构是人类住宅最有效的内部结构之一,因为空气和能量可以不受阻碍地循环流动,自然产生加热和冷却过程。
佛罗里达州迪士尼乐园中的“地球号太空船”也采用了富勒穹顶
约翰·布鲁纳写作于1968年的雨果奖获奖小说《站在桑给巴尔岛上》便提到了“富勒穹顶”。在小说中,整个曼哈顿岛都被笼罩于测地线穹顶之下,并由于穹顶下的热气球效应和轻盈的构造,漂浮在半空之中。
这不仅仅是约翰·布鲁纳的想象,事实上,它最早来自于富勒的构想。这种乌托邦设计虽然没有得到政府的买单,但在文学创作中获得了生命。
富勒想象的曼哈顿上空的穹顶
1967年的蒙特利尔世博会将主题定为“人类与世界”,当时世界两大阵营互相对峙,苏联与美国都对“登月计划”全情投入。而富勒设计的美国馆,便把人类对登月的向往表现到极致,也成为历届世博会最常被提起、最天马行空的建筑设计之一。-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