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2-10-19 | 來源: 軍武次位面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在俄烏前線,俄軍不但屢屢被烏軍的TB-2無人機成功偷襲,更暴露了其自身無人機領域的不足。因此,俄羅斯最終決定用以物易物形式,以蘇-35戰斗機從伊朗換來大量沙赫德-136自殺式無人機,而該無人機很快取得了相當不俗的戰績。據外媒報道,俄羅斯還打算購買速度更快、破壞力更大的阿拉什-2自殺無人機。
▲俄羅斯對伊朗的阿拉什-2無人機產生了很大興趣
更驚人的是,以色列和美國情報機關又表示伊朗將向俄羅斯輸送首批法塔赫-110和真主之劍兩種短程戰術彈道導彈!目前,伊朗是中東國家中導彈武庫最齊全、相關技術最先進的,其各類彈道導彈數量至少有20種,不但庫存量不小,而且生產速度更不容小覷。考慮伊朗多年被制裁,因此這壹成就可謂難得可貴的奇跡。
另壹方面,俄羅斯在近期對基輔等地的報復性打擊卻使其本就庫存有限的各類對地導彈進壹步大幅消耗,考慮到俄羅斯本國尖端產業結構的缺失以及西方的制裁套索收緊,因此俄羅斯的導彈量產肯定面臨很大困難。如果伊俄兩國的導彈交易完成,必將讓無數軍迷網友為之意外,更主要的是,這筆交易很可能還會帶來國際社會上的連鎖反應。
俄軍的打擊不足環節在哪裡
為何導彈供應也出了問題
據外媒報道,俄軍精確制導彈藥應用量嚴重不足。但僅就導彈方面而言,這種說法未必完全准確:1998年美軍在沙漠之狐行動中,叁天內對伊拉克發射了400枚戰斧為主的導彈;5年後伊拉克戰爭爆發後最初兩天內,美英聯軍兩天內齊射了500枚戰斧式巡航導彈。
▲伊斯坎德爾等導彈的消耗量已拾分驚人
作為對比,俄軍在開戰首日使用約150-200枚導彈,當日打擊密度並不低於美軍。但綜合打擊所需的不僅是導彈,後續的空基平台發射精確制導彈藥進壹步打擊也至關重要。伊拉克戰爭中,美英聯軍戰機出動超過4.1萬架次,投放了近2萬枚精確制導彈藥,對巴格達的攻擊幾乎每天超過10波次。如此強度的轟炸持續半個月後,英美聯軍地面部隊才開始作戰。
▲戰爭中,俄空天軍的表現無疑讓人感到大跌眼鏡
相比於空軍戰機,地對地導彈的打擊速度快得多,因此適合在攻擊剛開始階段迅速摧毀對方的主要節點,盡量削弱其抵抗能力。然而此類導彈的價格卻壹直偏高,因此才需要空軍戰機攜帶衛星/紅外等制導模式的精確打擊彈藥進行覆蓋性轟炸,而此類彈藥的價格遠比導彈廉價得多,目前,中美兩國都實現了制導炸彈價格的“白菜化”。
▲伊拉克等戰爭中,美軍往往在第壹波導彈打擊後進行長時間空中轟炸
然而在沖突中,俄空天軍這支曾被視為世界第贰的空中力量的表現卻讓人失望。總體而言,它們沒有快速有效地摧毀對方所有地面防空系統指揮點,甚至遺漏了很多本該被摧毀的目標,而且對烏軍有生力量的打擊密度也明顯偏低。由於俄軍缺乏可以大量使用且性能過關的精確制導炸彈,因此不少俄軍戰機就要被迫降低高度才能保證轟炸效率。
▲長航時察打壹體無人機,是俄羅斯的重要短板
然而對固定翼戰機而言,這無疑會讓自己成為地面防空武器再好不過的靶標。由於俄軍缺乏長航時察打壹體無人機,因此對此類目標往往有勁兒使不上,而這就導致有人駕駛的固定翼戰機和直升機生存率無法得以保證。此外,俄空天軍戰機的妥善率不理想、戰場識別效率不足,也直接影響了俄空天軍的發揮,這就導致烏軍有生力量壹直能相對保存完好。
▲有部分俄軍導彈偏離了預定的目標
這樣壹來,原本並不富裕的俄軍卻不得不過度依靠價格昂貴的巡航/彈道導彈,而目標卻只是壹台價格相對較低的防空系統發射車。克裡米亞大橋被炸以來,俄羅斯開始了開戰以來最大的壹次報復性轟炸,然而自10月10日開始至今,俄羅斯發射的導彈卻逐漸減少,甚至到17日時,就基本只依靠從伊朗購入的自殺式無人機。
▲盡管烏克蘭單方面宣稱言過其實,但俄羅斯導彈消耗量過大的問題的確有
近日來,俄羅斯的伊斯坎德爾、口徑、KH-101-555消耗量拾分可觀,據烏克蘭單方面宣稱,俄羅斯已消耗了其上述型號導彈的叁分之贰左右。當然,這種說法肯定有所誇大,但不可否認的是,俄羅斯剩余的戰術導彈已經不起長時間高強度消耗。考慮到這些導彈中相當部分被攔截或偏離了高價值軍事目標,因此俄軍逐漸結束導彈打擊,也是情理之中。
▲在西方的制裁面前,俄羅斯軍工暴露了致命問題
更可怕的是,俄羅斯開戰以來使用的導彈,大多屬於短期難以補充的珍貴資源。由於俄羅斯多年來技術和工業體系的結構缺失甚至整體衰敗,導致多種至關重要的元件無法得到補充,這些元件甚至往往還要依靠和西方壹些公司的地下交易獲得,隨著西方制裁加劇,這樣的渠道可能被迅速堵死。因此從俄軍自己的情況來看,求助於伊朗似乎是無奈但現實的選擇。
伊朗彈道導彈如何發展起來的
水平如何?
1979年以來,西方與伊朗的關系驟然惡化,因此伊朗被制裁封鎖數拾年。兩伊戰爭中,伊拉克導彈給伊朗帶來了相當的損失。認識到導彈的巨大威力後,伊朗很快堅定了國防技術自主化的決心,特別是將導彈和無人機作為其結合自身國情發展的重點項目。從仿造蘇聯導彈開始,伊朗開始不斷逆向研究並推陳出新,確定了保證實用性和大規模量產的第壹原則。
▲兩伊戰爭以來,伊朗壹直拾分重視導彈發展
1998年11月,伊朗成立了航空航天工業組織(歸屬國防與武裝力量後勤支援部),將原先的導彈部門整合到其中,並加強了22所相關單位與該組織的合作。在該組織內負責彈道導彈研發和生產的,則主要是海瑪特和巴克利兩大工業集團,而航空航天組織等單位則負責導彈工程的最終監管。可以說,伊朗的組織完善拾分明智,這在中東國家可謂難能可貴。
▲盡管壹直被制裁封鎖,但伊朗還是通過各種方式獲取了不少導彈技術
由於深知導彈發展涉及多個尖端產業,因此伊朗利用民用工程和國際學術交流躲過了壹系列制裁,並巧妙地結合國際博弈關系見招拆招,大量積累了航電、化工、材料、鍛造、機械、自動化等尖端技術成果。因此,固/液體燃料火箭發動機、多用途戰斗部、數控電子元件、數據監控裝置、復合材料制造、液壓和測量儀等關鍵部件,都被伊朗逐步搞定。
▲目前,伊朗已有多種較為成熟的短程彈道導彈
伊朗軍事力量包括共和國軍隊以及革命衛隊,而彈道導彈歸屬後者管理。目前,歸屬革命衛隊空天軍的導彈司令部麾下有伍個導彈旅,其國內至少有八個導彈基地。更主要的是,伊朗還有叁所院校專門培養導彈技術人員和相關軍事人員。因此,伊朗彈道導彈就能做到人才、武器和尖端技術不斷升級,還能持續大量供應部隊,並兼顧了程度較高的自主化。
▲壹步壹個腳印,伊朗的導彈實力有了穩步提升
據報道,伊朗目前有20種不同規格和類型的彈道導彈,其中不少已經在近年得到徹底改進或新問世。對300-800千米內目標,伊朗有流星-1/2、法塔赫-110、齊亞木、征服者-313、雷霆-500、真主之劍(佐勒菲卡爾)等近程導彈;對1000-2000千米內范圍目標,伊朗還有迪茲富勒、蘇萊曼尼、流星-3、加迪爾、泥石這樣的中程導彈負責。
擁有中國技術血統的伊朗導彈
會讓俄羅斯百感交集
根據《華盛頓郵報》10月16日發布的獨家報道稱,伊朗已和俄羅斯達成協議,向俄軍提供首批伊朗制造的地對地導彈。包括射程300公裡的“法塔赫-110”(Fateh-110)短程彈道導彈和射程700公裡的“真主之劍”(Zolfaghar)中程彈道導彈。
▲HQ-2防空導彈,最終成功轉型升級
這兩種導彈的背後,還有頗為曲折的故事:上世紀80年代,中國防空壓力有所降低,庫存的大量HQ-2地空導彈難免供過於求。因此航天工業部第贰研究院通過增設制導系統和高爆彈頭的方式發展出了壹種最大射程150千米、可在大氣層內全程飛行並被有效控制的外貿型對地彈道導彈。這種導彈最終得到了B-610的廠方編號和M-7的出口編號,很快引起了伊朗的關注,並決定購買。
▲法塔赫-110C導彈及其發射車
不久後,中國又在其基礎上發展了B-611彈道導彈,它們壹道出口到了伊朗在內多個中東和北非的第叁世界國家。B-611采用單級固體燃料發動機,采用全程制導技術,最大彈道頂點僅2-3萬米。除基本型外,B-611還有專門的增程和反輻射改進型。1991年,伊朗獲得了首批來自東方的禮物,並在其基礎上反復改進,最終形成了通達爾-69導彈。
▲誰也無法想象,伊朗通過引入後逆向仿制和升級的方式,達到今天的成就
為提升射程和精度,伊朗又吸取了多種火箭的技術特點,最終形成了法塔赫-110戰術導彈。自上世紀末開始,該導彈開始被頻繁測試和進壹步升級,伊朗軍方經常在少量試裝後收集問題,並針對性改進。2002年,伊朗推出了法塔赫-110A;2年後,法塔赫-110B又應運而生,它們的射程從150千米提升到250千米,並依靠慣性和GPS制導極大提升了精度,因此不但伊朗軍方對其滿意,還成功出口到敘利亞。
▲密集齊射的伊朗導彈
2010-2012年,法塔赫-110C/D相繼問世,它們不但將射程提升到300千米,而且還通過增設控制鰭的方式提升了飛行穩定性。同時,伊朗還推出了商用卡車和聯合研發專用發射車這兩種專供法塔赫-110系列導彈使用的平台。2015年,法塔赫-110的深度改進型法塔赫-313問世,該導彈具有500千米的極限射程和可拆卸彈頭,可脫離彈體來提升精度。
▲真主之劍導彈在測試中表現出較高精度
此次壹並被西方媒體提及的真主之劍(佐勒菲卡爾)同樣是在法塔赫-110系列的基礎上衍生而來,它的升級包括彈體直徑和最大長度增加,因此戰斗部重量從450-500公斤提升到580公斤,射程也增加到700千米。與法塔赫-110D壹樣,真主之劍也采用慣性和衛星制導,因此圓周偏差很低;同時,真主之劍的彈頭也能分離,因此敵防空系統雷達對其鎖定的難度也會增加。
▲2020年1月,伊朗用導彈報復攻擊了美軍基地
上世紀90年代開始,S-75防空導彈在其母國基本退役,而中國的紅旗-2卻實現了作為防空導彈的性能跨越式升級。更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它的地對地外貿版還在遙遠異鄉生根發芽結果並實現了多功能大發展。如果伊俄兩國導彈貿易達成,無疑意味著前蘇聯的武器,經由中國和伊朗轉了壹大圈不斷變身,又回到了真正的“娘家”,屆時,經歷了紅色帝國的老壹代俄羅斯人,心中也必然如打翻伍味瓶壹樣。
伊朗彈道導彈
真的會賣給俄羅斯嗎?
伊朗彈道導彈和無人機的發展,都可謂在極端困境中獨立自主逆勢而上的典范,然而客觀而言,這種接近閉門造車的發展也必然會面臨壹系列技術方面的問題。以法塔赫-110系列為例,它的彈頭不分離,全程在大氣層內飛行,理論上容易被現代化防空系統所攔截。此外,在伊朗彈道導彈的壹系列實戰任務中,它們也暴露了容易嚴重偏航的問題。
▲引入無人機,和引入導彈,對俄羅斯有著不同的意義
對伊朗而言,俄羅斯只是因為共同的對手才和其走在壹起,而伊朗本國的經濟很大壹部分也依靠能源出口,本質上和俄羅斯存在競爭關系。在西歐和俄羅斯關系不斷惡化之際,伊朗同樣希望進壹步填補俄羅斯留下的空白,而此時過度和俄羅斯綁定,就會讓美國多年來宣傳的所謂“邪惡軸心”理念自動得到信眾,伊朗也很可能會失去來自歐洲的商機。而烏軍手中經由第叁國得到的伊朗炮彈,也充分說明伊朗同樣可能有“騎牆”想法。
▲有評論表示,如果伊朗賣給俄羅斯短程彈道導彈,美國就可能會給烏克蘭更大威力的武器
目前,雖然西方依舊維持了對烏克蘭的武器援助,但海馬斯火箭炮使用的增程版新型制導彈藥、大型察打壹體無人機乃至F-16等固定翼戰機還未送抵烏軍之手。根據國際公法規定,如果伊朗向俄軍出售近程彈道導彈這樣的大威力武器,就很可能促使西方加大對烏軍的援助,甚至以色列也會徹底加入博弈。因此,伊朗和俄羅斯是否會達成導彈交易,依舊有待進壹步觀察。
戰爭,也是考量國防體系水平的最重要考試,而困境,固然會帶來壓力,但也會在壹個真正意志堅定的強者面前轉換為自我圖強的動力。伊朗有句諺語:不要在鄰居家的烤爐烤自家的囊,這也彰顯了伊朗多年來力求尖端國防技術自主化的決心。-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