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2-10-19 | 来源: 军武次位面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伊斯坎德尔等导弹的消耗量已十分惊人
作为对比,俄军在开战首日使用约150-200枚导弹,当日打击密度并不低于美军。但综合打击所需的不仅是导弹,后续的空基平台发射精确制导弹药进一步打击也至关重要。伊拉克战争中,美英联军战机出动超过4.1万架次,投放了近2万枚精确制导弹药,对巴格达的攻击几乎每天超过10波次。如此强度的轰炸持续半个月后,英美联军地面部队才开始作战。
▲战争中,俄空天军的表现无疑让人感到大跌眼镜
相比于空军战机,地对地导弹的打击速度快得多,因此适合在攻击刚开始阶段迅速摧毁对方的主要节点,尽量削弱其抵抗能力。然而此类导弹的价格却一直偏高,因此才需要空军战机携带卫星/红外等制导模式的精确打击弹药进行覆盖性轰炸,而此类弹药的价格远比导弹廉价得多,目前,中美两国都实现了制导炸弹价格的“白菜化”。
▲伊拉克等战争中,美军往往在第一波导弹打击后进行长时间空中轰炸
然而在冲突中,俄空天军这支曾被视为世界第二的空中力量的表现却让人失望。总体而言,它们没有快速有效地摧毁对方所有地面防空系统指挥点,甚至遗漏了很多本该被摧毁的目标,而且对乌军有生力量的打击密度也明显偏低。由于俄军缺乏可以大量使用且性能过关的精确制导炸弹,因此不少俄军战机就要被迫降低高度才能保证轰炸效率。
▲长航时察打一体无人机,是俄罗斯的重要短板
然而对固定翼战机而言,这无疑会让自己成为地面防空武器再好不过的靶标。由于俄军缺乏长航时察打一体无人机,因此对此类目标往往有劲儿使不上,而这就导致有人驾驶的固定翼战机和直升机生存率无法得以保证。此外,俄空天军战机的妥善率不理想、战场识别效率不足,也直接影响了俄空天军的发挥,这就导致乌军有生力量一直能相对保存完好。-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