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2-10-19 | 來源: 軍武次位面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有部分俄軍導彈偏離了預定的目標
這樣壹來,原本並不富裕的俄軍卻不得不過度依靠價格昂貴的巡航/彈道導彈,而目標卻只是壹台價格相對較低的防空系統發射車。克裡米亞大橋被炸以來,俄羅斯開始了開戰以來最大的壹次報復性轟炸,然而自10月10日開始至今,俄羅斯發射的導彈卻逐漸減少,甚至到17日時,就基本只依靠從伊朗購入的自殺式無人機。
▲盡管烏克蘭單方面宣稱言過其實,但俄羅斯導彈消耗量過大的問題的確有
近日來,俄羅斯的伊斯坎德爾、口徑、KH-101-555消耗量拾分可觀,據烏克蘭單方面宣稱,俄羅斯已消耗了其上述型號導彈的叁分之贰左右。當然,這種說法肯定有所誇大,但不可否認的是,俄羅斯剩余的戰術導彈已經不起長時間高強度消耗。考慮到這些導彈中相當部分被攔截或偏離了高價值軍事目標,因此俄軍逐漸結束導彈打擊,也是情理之中。
▲在西方的制裁面前,俄羅斯軍工暴露了致命問題
更可怕的是,俄羅斯開戰以來使用的導彈,大多屬於短期難以補充的珍貴資源。由於俄羅斯多年來技術和工業體系的結構缺失甚至整體衰敗,導致多種至關重要的元件無法得到補充,這些元件甚至往往還要依靠和西方壹些公司的地下交易獲得,隨著西方制裁加劇,這樣的渠道可能被迅速堵死。因此從俄軍自己的情況來看,求助於伊朗似乎是無奈但現實的選擇。
伊朗彈道導彈如何發展起來的
水平如何?
1979年以來,西方與伊朗的關系驟然惡化,因此伊朗被制裁封鎖數拾年。兩伊戰爭中,伊拉克導彈給伊朗帶來了相當的損失。認識到導彈的巨大威力後,伊朗很快堅定了國防技術自主化的決心,特別是將導彈和無人機作為其結合自身國情發展的重點項目。從仿造蘇聯導彈開始,伊朗開始不斷逆向研究並推陳出新,確定了保證實用性和大規模量產的第壹原則。-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