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2-10-22 | 來源: 新浪網 | 有43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在視頻中,他稱自己每天帶孩子,孩子還不跟自己姓,身上只有不到200塊錢。
而他之所以能火,正如他自己所說,是因為獵奇心理。
因為女性為孩子犧牲自我是生活中極為普遍的情況,而男性育兒則拾分稀少,更有新聞價值。
正應了互聯網上那句流行的話:“性別互換,評論過萬。”
奇怪的是,輿論在追捧男性育兒的同時,試圖扼殺女性的生育之苦。
前段時間,壹個孕媽記錄自己懷孕期間身體變化的視頻被下架了,原因是露出了妊娠紋,影響用戶感官體驗。最後,她的賬號甚至被封禁了。
那些紋路肉眼看上去並不算美好,但那是媽媽們身體上最真實的生育痕跡,為什麼要遮掩呢?
這件事和互聯網上對育兒男性鋪天蓋地的宣傳對比,突然感受到了壹股可悲:男女角色互換居然有如此多的關注度,即使很多內容都是演的。
比如,這位曾先生親口承認自己的視頻有表演成分。
而這樣的事情早已不是孤例。
比如當初某短視頻平台上吸粉百萬的“奶爸小強”,就被扒出孩子、老婆都是假的,在家辛苦帶娃都是劇本。
女性為生育的付出成了他們的流量密碼,分走了對寶媽們本就不多的關注。
寫下這篇文章,並不是宣揚恐婚恐育,或是譴責男性,而是懇求大家對寶媽們多壹些理解。
她們的困境是互通的,壹旦有了孩子,就被捆綁住了壹生。
生理上,要承受生育的壹系列痛苦;心理上,得不到家人的理解。
沒有經歷過的人,都說帶孩子很輕松,就是在家享清福。
但真實的她們,應該比誰都想擺脫這種被禁錮的生活。
女性選擇做全職寶媽並不是為了偷懶,而是為了家庭和孩子選擇了犧牲自己。-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