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2-10-23 | 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图片来源:界面新闻
其中,人均预期寿命最长的城市是上海,其次是深圳、杭州、广州,分别为83.73岁、83.63岁、83.18岁;人均预期寿命最短的地方是兰州,为74.5岁。
女性预期寿命高于男性
并且差距正在扩大
一直以来,女性预期寿命一直显着高于男性,并且差距正在逐渐扩大。
据国家统计局,2015年,中国男性平均预期寿命为73.64岁,比2010年提高1.26岁;女性为79.43岁,比2010年提高2.06岁,女性提高速度快于男性,与世界其他国家平均预期寿命的变化规律相一致。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的2021年度的《世界卫生统计》报告,我国2019年整体预期寿命为77.4岁(男性74.7岁,女性80.5岁)。
国家统计局2021年12月发表的《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11—2020年)》终期统计监测报告显示,我国女性平均预期寿命已突破80岁。继2000年我国进入长寿国家行列之后,我国人均预期寿命持续提高,其中,女性人均预期寿命从2010年的77.37岁提高到2015年的79.43岁,2020年进一步提高到80.88岁。据联合国《世界人口展望》测算结果,2020年,我国女性的人均预期寿命水平在184个国家中位列第62位,比世界女性平均水平高4岁。
从已公布的数据来看,2021年,上海和杭州的男、女性人均预期寿命排在全国前列。上海女性人均预期寿命86.56岁,杭州85.77岁;上海男性人均预期寿命81.76岁,杭州81.57岁。
受新冠疫情影响
美、欧、日等预期寿命下滑
联合国今年7月发布的《世界人口展望2022》报告显示,2021年全球平均预期寿命为71岁,比2020年下降了1岁,比新冠疫情前的2019年下降了1.8岁。
据海外网20日报道,英国《自然·人类行为》杂志最新一期发表的一项研究指出,继2020年全球预期寿命出现下降之后,西欧7个国家在2021年迎来了不完全但明显的回升,但美国、智利、东欧大部分国家的预期寿命持续下降。这些差异性趋势根据29个国家的数据统计得出,体现出一些国家的人口在2021年受到新冠疫情的冲击比另一些国家更为严重。
其中,美国民众的预期寿命继续下降,降幅排在第三位,“由于60岁以下人口的死亡率上升,美国是调查的国家中唯一一个预期寿命持续下降的国家。”美国人2021年的预期寿命比2019年下降了2.26岁。
研究人员在分析截至2021年10月完全接种疫苗的人口比例后,发现预期寿命缩短与疫苗接种率较低有关。美国南加州(专题)大学学者安德拉斯费伊表示:“2021年(应对新冠疫情的)重点是疫苗接种,而美国在这方面并不成功。”有专家表示,美国人的预期寿命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但即使到那时,美国民众的预期寿命仍将落后于欧洲。
美媒也表示,其它研究还显示,预期寿命的减少对美国非裔和拉丁裔的影响格外严重,这些少数族裔人口的寿命减少情况预计是白人的3到4倍,逆转了美国10多年来在缩小预期寿命差距方面取得的进展。
当地时间2021年7月21日,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发布报告显示,美国人均预期寿命在2020年下降1.5岁至77.3岁,该降幅是自二战以来的最大降幅。报告显示,2020年美国人均预期寿命为77.3岁,比2019年下降1.5岁。其中,男性预期寿命为74.5岁,比2019年下降1.8岁;女性预期寿命为80.2岁,比2019年下降1.2岁。-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