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2-11-01 | 來源: 新亮見 CDT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馮小剛 | 字體: 小 中 大
這兩天,馮小剛和他的電影《壹九肆贰》又火了。
1942年夏到1943年春,作家劉震雲的故鄉河南發生大旱災,全省夏秋兩季大部絕收。大旱之後,又遇蝗災。寥寥中原,赤地千裡,3000萬人流離失所,300萬人活活餓死。
半個世紀後的1993年,河南作家劉震雲把這段幾乎沒人提及的歷史,寫成了調查體小說《溫故壹九肆贰》。後來,王朔把它推薦給了馮小剛,馮小剛壹口氣看完,“對本民族的認識產生了飛躍”,逢人便說,念念不忘,更萌生了將之改編成電影的想法。
2012年,在經歷了兩次禁拍,叁次審查,前前後後19年,2012年的11月,馮小剛終於將他心心念念的電影《壹九肆贰》搬上大熒幕。
但,《壹九肆贰》卻遭遇了滑鐵盧。不但票房慘敗,上映首日上午的豆瓣網開分也僅有5.6,參與評分的1886位網友中,有約60%的人打出“壹星”。
但10年後的2022年,《壹九肆贰》的豆瓣評分,已經從5.6漲到了8.1。
在經歷了種種後,電影裡的壹幕幕不斷重現,人們終於意識到這部電影的難得,時間終將證明《壹九肆贰》的偉大。
01
河南主席李培基來延津視察,岳縣長招待了壹大桌子好菜。
李培基說:“大災之年,過分了。”
電影什麼態度都沒表,但劉震雲在原著中說:
壹九肆贰年至壹九肆叁年,我故鄉發生了吃的問題。但吃的問題應該僅限在我們這些普通的老百姓身上。我估計在我們這個東方文明的古國,無論發生什麼情況,縣以上的官員,都不會發生這種問題。不但不存在吃的問題,性的問題也不會匱乏。
02
當然,岳縣長招待這壹桌子好菜,是希望李培基在發救濟糧的時候,“明鏡高懸”,給災情最嚴重的延津縣多發壹點。
但李培基兩句話,讓他們啞口無言:
我來,不是發救濟糧。
馬上要打仗了,我來籌措軍糧。
向餓死人的災區籌措軍糧,沒有比這更黑色幽默的了,但卻那麼不好笑。
03
東家老范家被燒後,他們壹家跟著災民壹起逃荒。但東家老范指著逃荒的人群對女兒星星說:
咱跟他們不壹樣,咱不是逃荒,是躲災,短則半個月,長則壹個月,咱就回來了。
他以為他有錢有勢,就和那些災民不壹樣,自己就會是例外。但是,戰亂中,東家老范的全部家當還是被搶光,他才認清自己和那些災民沒什麼不同,才後悔沒借給瞎鹿壹斗小米。
而且和其他災民壹樣,他們壹家六口,死的死,賣的賣,最後只剩下東家老范壹個人。
當你以為歲月靜好,你和別人不壹樣時,可能只是那時代的壹粒灰,還沒有落到自己頭上。
04
東家老范的女兒星星,在逃荒時,還帶著她心愛的小貓。東家老范很不解:
咱是去逃荒,也不是去看戲,你帶個貓弄啥?
但,星星還是寧願自己餓著,也要喂貓喝粥。而在壹次轟炸後,星星也是不顧死活,第壹時間去找她的貓。
之前覺得她怎麼那麼作,但現在我懂了,那是她的精神寄托,那是她對“非必要”的抗拒。
當現實連這點“非必要”的空間都沒有的時候(要殺掉小貓給嫂子熬湯),她只是淡淡地說了句“我也要喝貓湯”。
這壹刻,她的精神世界崩塌了。
05
美國《時代》周刊戰地記者白修德向行政院秘書長張厲生求證,河南災民開始往陝西逃荒,是真的嗎?
張厲生回,是真的,但餓死人的事發生在淪陷區,大戰壹觸即發,如果有百姓向西遷徙,也是為了躲避戰爭。而且,從民族的角度,只有徹底打敗日本人,百姓才能豐衣足食,你說呢?
劇本上說:
白修德張張嘴,沒有說出話來。
06
看到東家老范也出來逃荒的狼狽樣,瞎鹿的娘憤憤地說:
我說有災好,叫他家也變成了窮人。
後來,壹場轟炸後,東家老范被搶走車和糧食,求瞎鹿把車借給他載懷孕的兒媳婦,瞎鹿的媳婦說:
也有求著咱的時候,解氣!
他們總是盼著有錢人倒霉,但從來沒有意識到,大時代的車輪下,他們沒什麼本質區別。
07
有人因災餓死,有人因災發跡。
就像老馬的隨從所說:
老馬,這多虧有災,有了災民,公家才成立了巡回法庭,要不然,你壹個縣衙的伙夫,咋會輪到你當庭長?
當然,老馬也很會把握住機會,笑著對兩個隨從說:
好好跟恁老馬叔幹,壹場災下來,咱們就都是官了。
如果龍王可以賣傘,他就會希望雨永遠不會停。自古皆然。
08
老馬的巡回法庭開庭,抓到東家老范的長工拴柱私藏槍支,拴柱說是東家叁年前買的。
東家老范求老馬說逃荒路上,沒個防身的可不成。老馬怒喝:
你防誰呀?防誰?防中國人啊?有種端著它打日本人啊!
既然那麼愛背槍,拴到馬車上,發到抗日前線。
但當東家老范提出用叁升白面,槍和人都放了。老馬立馬換了好臉色,對隨從說“熟人”,那隨從更加有眼力見,笑著說:
有錢出錢,有力出力,這也怪符合抗日方針。
但隨從說,叁升白面,只能換人,槍留下。
你還別不服,人家的壹切都在合法合規的前提下行進。
人家有合法傷害權。
09
李培基跟蔣介石壹起吃早餐,想趁機報告河南災情。但機要秘書在向蔣介石報告最新發生的國內外大事和重要新聞。
日軍突襲仁安羌、羅斯福總統的私人秘書已到重慶請求蔣介石會見、甘地昨天絕食成功等等,好像每壹件事都比李培基要說的事大,嚇得他沒敢說話。
蔣介石問河南旱災嚴重嗎,他連說“本省能夠克服”。
老百姓的命,真的不重要嗎?
10
蔣介石來電,要求在河南作戰的蔣鼎文部有序撤出河南,手下不解為何要拱手把河南讓給日本人,這樣不是把災民甩給日本人了嗎?
蔣鼎文說:都是因為這次災太大了,只有甩掉包袱,才能顧住大局。
大局為重,不惜壹切代價,關鍵是,誰會成為那個代價。
11
軍隊征用了巡回法庭的馬車,新法官老馬在後面苦苦追趕。
但官兵對老馬說:
我們都是為了你好,我們壹走,日本人就來了,咋啦?你還給日本人斷案啊?
我搶你的馬車,是為了不讓你做漢奸啊,我都是為了你好啊。
12
美國《時代》周刊戰地記者白修德,奔赴河南災區,努力弄清楚真相,拍下狗吃人的照片,以期警醒蔣介石,希望災民獲得救助。
但逃荒的東家老范、瞎鹿和拴柱,偷了他的餅幹和驢子,還差點偷了他的相機。
你為他們發聲,他們不知道,他們要偷你的東西。
13
從河南災區回來的白修德發現,他陷入到了壹個尷尬的境地:
去河南前,他見政府的官員還是容易的,這次他從河南回來,好像得了瘟疫,人人唯恐避之不及。見不到宋子文部長和張道藩部長,見到軍事委員會的商震將軍,但商將軍不相信他的報告;見到了肆川省政府主席,主席告訴他河南不歸自己管;又通過肆川省主席,見到了立法院的孫科院長,孫院長說只有蔣介石發話才有用。
劇本裡,白修德對宋美齡說:夫人,這些天我覺得我像壹只蒼蠅!
說真話的人,並不受歡迎。
14
公家開始救災,東家老范問老警察哪裡能領到糧食。
老警察回:
劃定的災區是豫北和豫南,你現在到了洛陽,就不算災民了。
東家老范問:
那我咋才能是災民?
老警察回:
那你再走幾百裡,到豫北和豫南,你就是災民了。
15
大年叁拾,餓得受不了的星星,求東家老范把自己賣了,能給家裡換伍升小米,自己也能有個活路。
當星星被買人的挑上後,東家老范不禁為女兒能活下去而高興,臉上剛泛起壹絲微笑,馬上就罵了自己壹句:
我辱沒先人。
他明白,從苦難中咂摸出壹絲絲的正能量,都是對女兒的侮辱。
16
延津縣縣長老岳和縣黨部書記小韓,給李培基推薦了“救荒丸”:簡易救荒丸,吃壹顆壹天不餓;長效救荒丸,吃壹顆柒天不餓。希望政府撥款生產,大力推廣。
問是什麼材料配制的,他們就說是“祖傳,是按祖傳的秘方配制的”。
李培基當場搖頭:
如果你這東西是祖傳,那麼從秦朝開始,中國就不該餓死人!
要不是李培基腦子清楚,這秘方配置的救荒丸,就要以救災物資的名義,賣給災民了。
17
李培基終於逮著機會向蔣介石匯報災情。
蔣介石:培基,河南到底死了多少人?
李培基:政府統計,1062人。
蔣介石:實際呢?
李培基:大約……300萬人!
18
東家老范走到潼關,最後的希望——自己的孫子也死了,家破人亡,只剩自己壹個人。
於是,絕望的他開始從陝西往回走向河南。路上遇到的老鄉問:咋往回走?陝西沒活路?
東家老范說:陝西有活路,是我沒有活路了。
老鄉好心提醒:往回走就是個死啊。
東家老范說:想的就是個死,就想死得離家近點。
家是人最溫暖的港灣,是死都要回去的地方,雖然時間不同,境遇有別,但,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鳥飛反鄉,兔走歸窟,狐死首丘,可惜很多人不明白這個道理。
19
東家老范在回河南的路上,偶遇壹個死了娘的小女孩,聽女孩說“家裡的人都死了,剩下的人俺都不認識了”,東家老范不忍,對女孩說:
妮兒,你叫我壹聲爺,咱倆就算認識了。
小姑娘仰起臉,稚嫩的聲音叫了壹聲:爺。”
兩個人牽著手,走向茫茫的未來。
叫了壹聲“爺”,也就有了牽絆,有了希望。
有了希望,人才能活下去。
20
電影最後是壹段獨白:
拾伍年後,這個小姑娘成了俺娘。自打俺記事起,沒有見她流過淚,也不吃肉。
柒拾年後,當我為了壹篇采訪問到了壹九肆贰年時,她愣了半天:“這些糟心的事我都忘了,你又寫它,圖個啥?”
是啊,都過去那麼久了,你寫出來,拍電影,又不能改變什麼,圖個啥?
最 後
2022年10月,馮小剛清空個人社交賬號,疑似與徐帆定居美國。
那個歷經19年,也要把《壹九肆贰》拍出來的馮小剛,匿了。-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