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2-11-03 | 來源: 看客inSight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剛到澳洲不久,趕上了悉尼壹年壹度的燈光節
而現在,我對工作失去了耐心,也存了點錢,我就開始考慮出國的事了。
澳洲每年有5000個打工度假的名額,2015年時競爭還比較小,等到我申請的時候,已經很難搶了。那年10月放了壹批,但我沒有搶到,最後上淘寶找中介幫忙搶。有了名額,我就去遞交申請材料,很快11月就下簽了。
第贰年3月我辭職,4月換了2000澳幣(約1萬元人民幣)帶在身上,就飛澳洲了。
今年我開始發小紅書,總有私信問我“工作經驗怎麼辦”、“社保怎麼辦”。我是裸辭,社保也直接停了,這些在我看來都是可以輕易放棄的東西。旁人說我膽子很大,但我自己覺得沒什麼了不起的。我身邊有清華北大的研究生;有卡著31歲期限的前公務員,他們放棄的遠遠更多,和他們比,我是最平凡的壹個了。
03
路怎麼走都會有的
明年下半年簽證到期,我應該就會回國。其實我每天都會在社交媒體上看到大家說,國內到處都在裁員、35歲就沒人要了。而這些情況,又和我如此貼近。
我知道,像我這樣的發展軌跡,不可能再在職場上有什麼野心了。不過依舊會有點“盲目自信”:我能接受這份工作不如之前的,但不可能找不到工作吧?
我對自己有些信心。當初跳槽時,前公司的老板和hr都挽留過我,來澳洲之後,也有很多雇主誇我做的不錯,辭去收銀員工作時,老板會對我說,只要你想回來可以隨時回來。我在西澳礦區的按摩店工作時,那兒的環境比較差,員工天天吵架,只有我看起來還能忍受。我離開之後,老板還天天給我發消息,問我要不要回他那工作。
△土著社區的超市老板開著他的小飛機來接我
與此同時,我也想開了很多。
我的成長是個逐漸躺平的過程。人生前拾多年,被灌輸“唯有讀書高”的觀念,我也認可成績就是衡量人的唯壹標准。小學沒考到“雙百”會哭,中學月考差壹點沒能進年紀前伍拾,也會躲在廁所偷偷哭。上課做習題,我見老師站我邊上,緊張得解不出題,課後被找去談話,還難過了很久。
等到高考結束,我才明白不是這樣的。有同學並沒有考上985,但因為畫畫很好學了建築,後來我看到他的朋友圈,他不僅是建築師,還去各種比賽當評委,甚至出版了自己的書。或許,高分並不是唯壹解。
其實我很羨慕他們,有壹項愛好或者專長,能夠為之持續不斷地奮斗。我什麼事情都能上手做做,但什麼都做不長久。我思考過很久,是不是該給自己找壹個堅定的理想或者生活的重心,但直到現在也沒有找到。
雖然想起來有點沮喪,但我也只能接受,自己就是這個樣子。只能說我現在趁著年輕,多攢點錢,以後壹旦我覺得生活無聊了,就去嘗試壹種新鮮事物。說不定哪天就讓我找著真正喜歡的東西了呢?
這些想法,都是來了澳洲才有的。剛來的時候,我和其他背包客聚在壹起聊天,才知道原來他們很多人都是來攢壹年學費,然後去歐洲讀書。大家會討論哪裡的學費比較便宜、去愛爾蘭還是西班牙好、又有哪些國家有游學項目等等。我才知道外面的世界還有這麼多選擇。-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