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2-11-06 | 来源: insdaily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定位高端的金钱豹自助/图源北京新闻
让它迅速成为人们眼中“高级餐厅”的代名词。
最火的时候,说是“一位难求”也不夸张。为了能吃上一次“金钱豹”,人们甘愿在门口排队几个小时,或者提前几天就开始预约。
那时候,“我昨天去金钱豹吃饭了”,是可以在同学面前炫耀好几天的事情。
2010年,金钱豹在中国开设的门店数量已经达到18家,并创下了年营业额9亿美元的成绩。
每年,约有500万名食客来这里吃自助餐,足以见其受欢迎程度。
儿时对自助餐的印象:山珍海味,应有尽有/《千与千寻》
“吃回本”是许多人来到高档自助餐厅的终极目标,从当时数量繁多的“金钱豹攻略”中可见一斑:
法式鹅肝必须吃;牛排品质好尽量多吃;冰淇淋是哈根达斯的,吃了就是赚了……
除了金钱豹,还有许多自助餐厅的攻略曾在网络上广为流传、或被人们口口相传,记录着它们那时的辉煌。
比如,必胜客在90年代推出的风靡一时的“自助沙拉吧”,32元给一个盘子,能堆多少全凭本事。
这一度成为自助餐江湖上的传说,有许多人特意为了挑战“堆沙拉”而来,拿出数学考试的认真程度“建设”一座沙拉塔。
给我一个小碗,还你一个奇迹/央视网
后来必胜客取消了“自助沙拉吧”,相传是因为成本问题。
还有在全国遍地开花的比格比萨、好伦哥披萨、汉釜宫烤肉、蚝英雄……都曾作为红极一时的连锁自助店,成为家庭聚餐或同学聚会、过生日的打卡圣地。
它们种类丰富的菜品,很好地解决了同行人之间的口味分歧——
年轻人喜欢大鱼大肉,老年人偏爱清淡口味,小孩子最喜甜食,每个人都能在其中收获自己的味蕾满足。-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