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2-11-09 | 來源: 大貓財經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但現在就是中國想擴大芯片進口量也不行了,先進制程的不賣給你,想賣的廠商還得看美國政府的臉色,今天說不許賣貨,明天說在中國芯片企業任職也會有影響,總之搞得人心惶惶。
所以現在中國的策略也是,符合需要、能買到的就買,買不到也沒轍了。
2022年1-9月份,中國進口了4171億個集成電路,看起來不少,但同比下滑了12.8%。
大金主被打壓,壹點放松的跡象都沒有,業績也確實不好支撐。
今年8月份,美國的芯片法案正式開始了,限制全世界的芯片技術流入中國,遏制中國高端制造的目的很明顯,但這也是“殺敵壹萬、自損八千”的路子,沒有真正的贏家,結果就是現在英特爾開始搶台積電的訂單,大家業績壹起變差。
深度全球化發展了幾拾年,顯然不是出台壹個脫鉤政策就萬事大吉的,脫鉤的結果,只能是互相傷害。
像俄烏沖突後的制裁,俄羅斯確實損失不小,但現在看歐盟也沒比俄羅斯好多少。
喊脫鉤喊得歡的,基本都是政客,很多企業其實也是這類政策的受害者,但想改變美國的意見很難,想找到中國的替代者更難,畢竟體量太大,能拿出幾萬億買芯片的國家還真不多。
假設真要把中國完全鎖死,接近3萬億的大買家消失了,芯片廠商得死多少?
其實大家都在壹條船上。
咋辦呢?
這兩天,德國總理舒爾茨訪華,“後援團”強大,100多家公司報名,選出12個精英,全是舉足輕重的公司,在華投資都不少,雖然行程不過夜,但也是帶著豪華的訂單走的。
進博會又開始了,連荷蘭的光刻機巨頭阿斯麥(ASML)也來參展了,表態也很有意思,“支持中國增長需求”,這意思很明確了,搞得美國官員很緊張,頻繁地往荷蘭跑。
畢竟,企業考慮的是生存和發展,誰會和錢過不去?美國把他們綁上戰車但卻不給補貼,時間長了,誰都不想成為大國博弈的犧牲品。更何況大環境太差,虧本買賣做久了,誰都熬不住。
於是,很多公司也開始想辦法了。
這兩天,英偉達就出台了壹個“中國定制”款的芯片計劃,啥意思呢?
就是他們壹款新的芯片A800會很快投產,目的就是替代之前的A100芯片。
這倆芯片都屬於圖形處理器芯片,A800的數據傳輸速率是每秒400GB,低於A100芯片的每秒600GB,問題是美國的出口限制中就規定了傳輸速率不得高於600GB,所以英偉達也沒辦法向中國出口A100芯片,但又想掙錢,所以就定制了這麼壹個符合要求的芯片。
這種踩著限制的芯片可能也是未來外商的產品大類。
本來呢,這個行業有人負責生產、有人負責消費,大家都在產業鏈的不同位置可以和諧共處,然後呢,因為某個戰略,整個世界都變了。現在看,大家都做好過苦日子的准備吧。-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