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2-11-23 | 来源: 三联生活实验室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这是我们学校的校训
“好吧,”员外说,“那大学呢?”
我报出了某中流985的名字,和某热门留学院校,后者以好进着称。
他停顿了一下,脸上带着留学申请机构老师那种在掂量你几斤几两的神色,接着得出结论:“你的高考成绩应该是全校前三十”。话毕又加了一句,“但如果你在人大附中,我会觉得你没有考好。”然后又顿了一下,问“你爸妈是干什么的?”
我回答,我妈是老师,我爸是工程师。
“你看,你的父母工作不错,但他们只是一个小范围内的不错。假如说你妈妈是人大附中的老师呢,那你是不是更有可能上人大附中了?”
两位创始人的萌化版形象
此时此刻,我感到这个坐在我对面的男人正在以我的人生现状为起点,将没能上人大附中看作关键转折,向前一环扣一环地推导我是如何成为今天这样的。至于结论,他倾向的答案是,因为我爸妈。
相亲面试现场充满着浓浓的考学氛围。但假如你将结婚视为一场严苛考察投入产出比的考试,那么相亲和婚恋咨询服务确实就如同老师帮报志愿,你不会觉得你是被服务的客户,而是会觉得自己在一张张地码出模拟考的成绩,然后等待老师为你划定一个性价比最高的去向。场面虽然残酷——但因为考试本来就是残酷的——而残酷得无可厚非。
随着之后的了解,我发现这位员外此前真的是做教育的。也正是那段在教育行业创业的经历帮他奠定了做相亲生意的基本逻辑——用他的话说——“相亲和教育的本质,都是筛选”。
5千万局,都是什么人啊?
“筛选”是员外聊天里的高频词。在聊到五千万局饱受争议的面试机制时,他说,“只有这样才能筛选出富家女”。
“因为富家女从小接受各种选拔和考试,什么奥数、英文、芭蕾、钢琴,她不认为过来面试对她是一种冒犯。只有那种小门小户才会说,你凭什么说我长得不好看,我哪不好了,你明白这意思不?”
“包括我面试中所有的核心问题都是在问你们家有多少钱,这也是在筛选。最后的结果是,我筛出来的人,谁和谁结婚都不亏。你是在不亏的人里面,找有感觉的。很多人的逻辑是颠倒的,所以总是结不了婚,因为他们是先找有感觉的,但长时间的相处后免不了一算,发现亏了。”
还有,男生要参与五千万局的六千块钱门票,也是一道筛选,“有些暴发户虽然有钱,但宁愿把钱花在吃喝嫖赌上,他舍不得花在我这。”-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