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2-11-25 | 来源: 金错刀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做激光电视,海信花了7年的时间。
过程也很难。因为激光电视涉及到的技术,都不是电视厂商的擅长,别说国内,国外都很少有人做激光电视,连LG都放弃了。
但海信还是头铁做了下去,董事长周厚健亲自带队,一个研发团队员工曾回忆,“有时候我们会想着指标低一点行不行,周董的态度很坚决:不行。”
当时激光电视概念算是奇葩,再加上价格昂贵,一些人甚至用“智商税”来形容,海信的孤注一掷,一度成为业界的笑柄。
TCL电子CEO张少勇甚至放出大话:“OLED电视和激光电视卖得好,是天理不容!
就是这么一个被同行瞧不起的激光电视,却让海信翻了身。
仅在中国市场,2017年就出现了将近10家激光电视企业。
今年上半年,海信激光电视全球出货量份额达到49.5%,直接占了全球激光电视市场的一半,也成了海信收入的重要支柱。
当初叫嚣的同行,只能默默闭嘴。
2.抢硬核技术,让用户服气
如今电视产业的竞争,也从屏幕到了芯片。
因为屏幕越大,画质清晰越不容易,谁能保证画质更出色,谁就能成为用户的选择,而决定电视画质的关键,就是芯片。
相比手机,电视芯片门槛其实不算高,只要肯砸钱,都能做成所谓的自研芯片,但想要真正打破国际垄断技术,还是非常难。-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