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2-11-28 | 来源: 海报新闻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宠物 | 字体: 小 中 大
2021年10月29日,在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院中兽医门诊,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副教授、中兽医学教研组主任范开(左一)带着兽医专业的学生们实践如何用中国传统医学治疗动物疾病。图/新华
詹哲育说,美国宠物医院分级是比较明确的。一般小诊所基本上不太会接疑难杂症病患,遇到这种情况,简单处理之后,都会转诊到专门的专科医院,如果留在自己的医院处理,最后宠物的状况越来越差,可能会面临较大的法律风险。然而,从他国内的工作经历来看,因为法规、医院分级等还没有完全规范,加之利益竞争,医生们通常不愿转诊。出了医疗事故,宠物主人也很难寻求法律途径的帮助。
毛军福也深有体会。不像人的公立医院,国内宠物医疗整个的医疗等级和转诊机制不健全,只有诊所和医院的区分。诊所面积小一些,不能开展腹腔手术等高难度操作;针对宠物医院则没有更细致的级别区分。因此,很多疾病到底该在什么医院开展并不清楚。国内宠物医疗体系相对分散,建立这样的管理体系还欠缺法律和认证机制的支持,目前还比较困难。
而且,对医院和医生级别的认定,詹哲育说,也有利于规避当前乱收费的情况。他说,如果能有专科医师的认证、定级,兽医就可以根据技术水平收取不同的看诊费用,且宠物主人也有办法通过查询他们的职称来选择医生、接受相应的治疗价格。
但随着宠物医疗的兴起,国内兽医的门槛也在逐渐提高。林德贵说,从1980年代,他考取中国农业大学至今,农大兽医本科专业的录取分数线不断提高。与此同时,国内还有意识选派了一批学生前往美国接受DVM模式培养。2012年开始,由中国兽医协会、美国堪萨斯州大学美中动物卫生中心、中国国际兽医合作平台等机构联合发起的一个项目,开始选派中国学生前往美国攻读DVM学位,促进中国兽医教育的国际化。截至2016年,共选派19名学生,学生来自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
多位行业资深专家认为,随着这些年轻人陆续回到国内,并将所学知识与教育模式带到兽医学课堂,未来中国的宠物医生教育应该会逐渐有改观。
上海哆趣宠物医院院长张昕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他刚从业的2000年初,医院里面能有个本科生就很不错,大多数都是大专生,再往前一点还有治疗大畜牧动物的老兽医转行来做宠物医生。如今医院里面相关专业硕士在增多,甚至还有博士。“随着市场竞争加剧以及治疗需求复杂化,以后要求肯定是越来越高的,低水平的医生可能要被淘汰。”-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