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2-11-30 | 来源: 野马财经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海南椰岛也是经典案例之一。
2014年,东方财智及其一致行动人受让了富安控股持有的海南椰岛11.16%股份,成为海南椰岛第二大股东。
2015年,国家食药监总局通告51家企业在69种保健酒、配制酒中违法添加了西地那非(俗称“伟哥”)等化学物质,其中就包括海南椰岛。尽管公司曾对此进行澄清,但“伟哥门”还是导致公司股价在2个多月的时间里腰斩。东方财智看准机会立刻出手增持,至2016年初东方财智及其一致行动人共持有海南椰岛20.41%股份,已超出原大股东海口国资的持股比例。
来源:海南椰岛公告
以公开披露的股权转让数量、增持均价以及买入价格区间的最低值估算,东方系累计耗费的成本至少约10.92亿元。
入主后,东方系很快开始改组董事会,将冯彪推选为董事长,并更换多名董事,以谋求管理上的主导权;同时根据资本管理需要开展定增计划。2017年,冯彪进一步将东方财智及其一致行动人的股份划转至东方君盛名下,由此正式实现对海南椰岛的控股。
值得一提的是,东方系的自有资金并不充裕,截至2015年9月底,东方财智的净资产为8660.45万元。因此其在入股过程中,借助了大量的杠杆资金。
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17年11月7日,冯彪控制的东方君盛分三次合计质押的股票数量已占其持有海南椰岛股票的99.99%,占海南椰岛总股份的20.84%。而这也为后续上市公司的运作埋下了隐患。业绩不振,“校长”王晓晴成“救火队长”?
更换大股东,并没能让海南椰岛的业绩得到改善。2016年,海南椰岛净利润由盈转亏,2017年亏损幅度更是进一步扩大,连续亏损一度导致海南椰岛被“ST”。而从营收规模来看,2016年公司营收8.46亿元,2021年是8.33亿元;如果往前追溯,2003年则是10.13亿元。
来源:Wind数据
与此同时,海南椰岛近五年“骚操作”频出。公司2016年年度业绩预告披露时间严重滞后;2017年年度业绩预告更是自我打脸,先是预计盈利,后又更正为预亏;2021年,公司又因未披露向合作方糊涂集团承诺注资的50亿元来源、投资方案等情况,出现信披违规……
受此影响,海南椰岛不仅被上交所执行纪律处分,还被证监会下达行政监管措施,而这还不是海南椰岛争议操作的全部。公司还曾出现“忽悠式增持”,战略也曾朝令夕改,一度惨遭白酒经销商退货近亿元。
2019-2021年,公司资产负债率分别为54.83%、52.35%、58.74%,远高于可比公司平均值19.64%、18.92%、21.65%,财务负担较重。此次借变更实控人之机募集资金,也是要用于偿还银行贷款和补充流动资金。-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