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2-12-10 | 来源: 刘庆彬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俄罗斯 | 字体: 小 中 大
图注:俄罗斯对欧天然气出口的四条主要管道
因此,在“北溪”爆炸后,普京就主动提出,要在土耳其的欧洲领土上,建造全欧最大的天然气枢纽,并将“土耳其溪”项目延伸至保加利亚等国。埃尔多安政府此前也同意了俄方的提议,并多次表示土耳其正在变成天然气枢纽。
可土方最新一轮的行动,已经让外界感到,一直在美俄之间左右逢源的土耳其,在外交政策上的稳定性太差。只要西方给予足够好处,俄罗斯随时都有可能失去黑海这最后一条相对稳定的对欧天然气运输通道。
图注:“北溪”泄露事故后的海面
除了在黑海方向上被土耳其要挟,俄罗斯在中亚方向上也是出师不利。普京提出的与中亚国家建立“天然气联盟”,共同向中国等国家出口天然气的提议,在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遇到了阻力。普京政府出兵乌克兰的举动,让这两个中亚国家担心,乌克兰的一幕会在自己身上重演,因此不愿为了经济利益,与俄罗斯捆绑太深。
在土耳其方面不确定性增加,中亚又直接拒绝合作后,中国似乎就成为了俄方最后的选择。毕竟,中国和俄罗斯原本就在天然气领域有着良好的合作基础。俄罗斯一直是中国重要的能源供应国。在俄乌冲突爆发后,中国也与俄方一道,推动了“西伯利亚2号”等新能源管道项目的建设。
图注:中俄能源管道分布
更重要的是,中国的外交政策延续性更强,不会像土耳其一样为了短期利益左右横跳,也不可能轻易提出25%价格优惠,这种让俄方很难接受的要求。因此,中国其实才是俄罗斯最稳定的天然气合作伙伴,是未来俄天然气出口的唯一希望。除了直接向中国出口天然气,绕道中国,向印度、东南亚乃至欧洲出口天然气也不是毫无可能。
而对于中国来说,从俄罗斯大量进口天然气也是利远大于弊。随着中国对全球作出承诺,将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中国对于天然气这种清洁能源的需求日益增加。俄罗斯较近的距离使得中俄之间可以通过管道,以远低于LNG的价格,更加方便地进行天然气贸易。
此外,中国是与俄罗斯同等体量的大国,没有中亚国家在安全上的担忧。再加上中国建立起了东北、西北、西南、海上四条稳定的能源进口通道,欧洲的一幕也不可能在中国身上重演。-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