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2-12-10 | 来源: 九边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加州 | 字体: 小 中 大
也就是说,欧洲能迅速超过大清,主要是他们的技术进步进入了一个“正反馈的商业循环”,有足够的钱去搞技术,研发出来的技术能弄到更多的钱。
如果没钱自然也谈不上科技发展,穆斯林曾经创造过辉煌的文明,可是后来旧商道衰落后,擅长商业的伊斯兰文明很快越来越弱,并且因为衰弱,不再自信开放,开始陷入了极度保守,直到如今。
如果技术没有商业前景,迟早会堵在路上前进不下去,苏联就走了这样一条路。
商业和技术的协同模式一直向前,发展的极致,无疑是硅谷,将来是我们的大湾区和长三角。
硅谷的出现,是所有之前模式的"终极模式",也为后来中国摸着鹰酱过河打下了一定基础。我专门查了下论文,国内大学对硅谷的研究非常深,显然国家支持这类研究是为了自己将来再造一个硅谷。
硅谷首先解决了人类历史上最麻烦的一个问题,也就是投资问题。毕竟你再有才华,再有能力,没有初始投资你啥都干不了,总不能先去当白领,等五十岁攒够钱再下海经商吧。
在硅谷之前,类似芯片研发这种重大科研项目往往是国家主导,民间很难筹集那么大的资金。后来发明家主要依附私人关系,比如亲戚朋友什么的。
比如你是个发明家,你正好有那种巨有钱的朋友,那你的人生将会非常开挂,爱迪生就是这样一个幸运的好同志,傍上了摩根家族的大腿,正好小摩根笼罩在自己亲爹的阴影下,想干点大事出来,所以近乎偏执地支持爱迪生,才有了后来在电力方面的突破。
作为反面教材,那个特斯拉就因为太孤僻,缺乏有钱的朋友,尽管是那个时代最伟大的技术天才,最后竟然贫病交加而死。
而在硅谷,“风险投资”变成了一个行业,年纪轻轻的天才头脑们就能获得天量资金去实现自己的想法,盖茨,还有英特尔的那些创始人,英伟达的黄仁勋,都是这样过来的。
从这时候起,投资从爱好变成了职业,随后规模越来越大,养老金和主权基金也变成了风投,开始推动科技向未来发展。
多说一句,养老金对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中国起步太晚,现在执行的是一种“量入为出”的模式,你交的养老金并不是存起来将来用,而是直接给现在的老人发了,等你老了,那时候的年轻人再养你。
现在国家正在向美国那种模式过渡,把养老金投资出去,投资那些最有前景的公司,这样公司有了发展资金,养老金也能实现不断地升值。你可能纳闷,这么办合适吗?会不会养老金被割韭菜?
风险确实有,不过趋势也很明显,用养老金去资助最有潜力的企业家,企业家赚到钱后反哺养老金。中国养老金也在跟美国似的逐步“入市”,去投资最有潜力的公司,这样才有可持续的前景。
从那以后,风投和高科技联系在了一起,半导体,生物技术,个人PC,互联网,人工智能,风投成了技术变革的主要推动力。
此外在硅谷,另一个问题是之前从没想到的,就是那些巨头们的“纠缠进化”。
比如最早IBM把微软的操作系统和英特尔的微处理器塞进第一台IBM PC之后,他俩就形成了一个战略同盟。
从那时候起,操作系统等应用软件越做越大、越来越慢,如果不更新计算机硬件,可能很多新软件就无法运用。这也意味着每次新的操作系统发布,都将带来硬件厂商的新一轮利好,英特尔不断研发出更加高速的处理器芯片。
更快的芯片也就给更多更复杂的应用提供了可能性,软件越来越复杂,需要更大的存储,更强的芯片,刺激芯片公司不断挖掘。软硬件的纠缠进化一发不可收拾。
在他俩的共同推动下,有了现在我们见到的全球PC市场,他俩也牢牢把控着这个市场的高端生态位。大家可能不知道,早期的英特尔的微处理器是不如摩托罗拉的,正是他和微软的联盟,导致摩托罗拉越来越边缘化。
当然了,微软和英特尔的联盟并不是孤例,后来还有“ARM+IOS”(ARM与苹果的协同)和“ARM+Android”(ARM与谷歌的协同),奠定了现在的手机市场格局。
同理还有英伟达,运行在Windows上的游戏越来越大,传统CPU越来越吃力,只好把图形处理这一块分离出来,成了一个单独的板块。这个板块如今也越来越大,并且正在深入改变人工智能乃至战争的发展态势,因为战场上的无人机和坦克里都塞了显卡用来做图形识别处理。-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