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_NEWSDATE: 2022-12-14 | News by: 中国新闻周刊 | 有0人参与评论 | _FONTSIZE: _FONT_SMALL _FONT_MEDIUM _FONT_LARGE
“基于新物理原理的武器”
无人机对抗只是俄乌战局“循环升级”的一部分。自俄军11月从赫尔松市撤退后即陷入新的僵持。在顿巴斯主战场,双方至12月7日仍在顿涅茨克州城镇巴赫穆特周边激战,此地的拉锯已持续半年。在其他战线,乌克兰军队多次尝试从扎波罗热州北侧反攻,目前未有重大进展。经过约10个月的消耗,双方似乎无力发动“冬季决战”。
但是,一些俄乌人士曾提出的“和平将在僵局时到来”的预期,并未变为现实。相反,双方通过空袭和非对称反击升级对抗。除用无人机攻击俄罗斯本土目标,乌克兰军方近期增加了对俄乌边境俄方目标的打击,并利用西方援助火力加强对顿巴斯俄军控制区的轰炸。俄方数据显示,至12月12日,俄占顿涅茨克已有超过4000名平民死于乌军炮击。
另一边,俄罗斯国家安全委员会副主席梅德韦杰夫12月11日透露,俄罗斯正在加强“最强大武器的生产”,包括“基于新物理原理的武器”。这已是俄罗斯高层近日第三次暗示可能将新型战略武器投入乌克兰战场。
11月30日,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在一次部长会议上表示,俄军将加快研发并在战场部署下一代先进武器;曾任主管武器工业副总理的鲍里索夫随后对媒体表示,这可能指向高超音速武器、机器人系统及“基于新物理原理的武器”。
“基于新物理原理的武器”是俄罗斯2012年军事改革中提出的新概念。俄罗斯总统普京曾在署名文章中将其界定为基于辐射、地球物理学、波、遗传、心理物理学等物理原理研发的新式武器。俄军退役少将弗拉基米尔·贝卢斯在论文中列举了更具体的方向,包括基因武器、气候和天气武器、心理战武器、声波武器等,其中部分低强度的武器被西方分析人士认为已经用于乌克兰战场。这些新武器的主要特征是:既能较大规模地杀伤对方有生力量,又能避免“像核武器那样遭到政治上的责难”。
乌克兰和西方情报机构正急于分析俄方高层表态的具体含义:是更多的超常规作战方式介入,还是这本身是“心理战”的一部分?“战争研究所”认为,近期俄方的表态虚实兼备,如有关从白俄罗斯边境向乌克兰北部发动进攻的传闻就属于“虚”,目的是牵制基辅附近的乌军兵力,最终还是为了在顿巴斯“决战场”为俄军创造有利环境。
分析认为,当前俄乌双方都面临对长期战争“准备不足”的压力。由于北约成员国库存的苏制武器弹药有限,乌克兰军队正面临援助危机。在此背景下,冬季或成为双方“攒家底”的时期。乌克兰将加强非对称作战,推动和西方的长期援助协议落地;俄罗斯则试图保持军事优势,等待新武器和有生力量在春季投入反击。科尔图诺夫透露,俄罗斯国内还有声音担忧2023年初“可能会有下一次军事动员”。
不过,“攒家底”并不意味着局势降级,反而可能导致人道危机加剧。考虑到俄军可能进行的持续性远程打击,基辅市长克里琴科近日警告称,乌克兰供电、供水、供热、网络中断的问题“可能持续到春天”。-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