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2-12-30 | 來源: 槽值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周傑倫 | 字體: 小 中 大
你確定自己准備好了嗎?
“你花的每壹分錢,都是為想要的生活投票。”
習慣了城市生活的年輕人,早已把 流行文化消費當日常。 只是很多人想不到,自己也有被“啪啪打臉”的壹天。
就在不久前,還宅在家裡虔誠許下願望:等能出去玩了,脫口秀聽個夠、演唱會看個夠、音樂節嗨個夠。
如今演出恢復,擺在眼前的問題,已然變成了:
是我不配了。
打開各大搶票軟件,面前的票價眼看著翻倍,直接往肆位數、伍位數上漲;心心念念的的演出,突然就高攀不起了。
看壹場演出的門票,從搶不到變成了買不起,面對殘酷的現狀大家不禁疑惑:
“究竟是我變窮了,還是其他什麼東西變了。”“想要看場演出,我同意了,錢包沒同意”
在常年“流竄”於開放麥現場聽脫口秀的人們之間,流傳著這樣壹句話:
“脫口秀付費,因為快樂很貴。”
但最近,笑果文化宣布開啟脫口秀北美巡演的消息之後,很多人看著豪華陣容的海報,心情拾分復雜:“當快樂太貴,人是很難笑出來的。”
僅票價壹欄,就讓人大跌眼球。
美國巡演的票價為每場78美元~268美元不等,折合人民幣約為543元~1866元;
加拿大巡演場的票價則從88加拿大元~358加拿大元不等,折合人民幣大概為451元~1833元。
離譜的價格,讓原本喜歡脫口秀的觀眾,倒吸壹口涼氣。
“每場時長100分鍾,每分鍾花掉18塊錢,如果哪壹個梗沒笑出來,就是血虧。”
而之前對脫口秀並不熟悉的路人,也不禁在心裡算了筆賬。
正在香港紅磡舉辦演唱會的陳奕迅,基礎票價是480港元(折合人民幣428元);
正在售票中的Taylor Swift演唱會,基礎票價是79美元(折合人民幣550元)。
“1800元在加拿大看1場李誕的脫口秀=看3場陳奕迅演唱會+看1場Taylor Swift演唱會。”
作為在國內新崛起的流行文化,脫口秀的票價在叁年內經歷了“起飛”。
叁年前開放麥2.33元看壹場,有點嘉賓陣容的脫口秀門票也不過兩位數。
那是屬於脫口秀的萌芽期,也是磨段子的演員與觀眾親密無間的“蜜月期”。
如今,逐漸成長起來的脫口秀通過綜藝出圈,吸引了無數新觀眾進場。
只是當680元、888元甚至肆位數的價格頻繁出現在海報上,新老觀眾都懵了,上學時還能看得起的演出,上班了反而看不起了。
失去的“門票自由”並不是錯覺。
根據BOSS直聘發布的《2021應屆生就業趨勢報告》顯示,去年本科應屆生的平均招聘薪資為6331元。
也就是說,剛參加工作的年輕人不吃不喝壹個月,勉強夠買3張貴價脫口秀門票。
圖源:BOSS直聘
門票價格離譜到讓觀眾買不起,放眼如今的演出市場並不是個例。
就在最近,孟美岐2023演唱會的海報壹出,同樣火速上了熱搜。
大家所討論的話題,基本圍繞兩個方面: 首先,她的作品是否 真能 撐得 起整場演唱會 ?
另外,便是宣傳中給出的1380元、980元、580元的票價,讓粉絲都不禁質疑:這個票價,請問是躺在歌手本人懷裡看嘛?
觀眾苦高票價久矣,不過,還有比眼看演出票價更離譜的事——
當你好不容易扛住票價、熬到時間,面前送上來的,是質量不佳的演出,肆舍伍入相當於直接花錢買了個心塞。
同樣是在這個月,在新加坡開場的周傑倫嘉年華世界巡回演唱會,就因為“不用心,態度敷衍令人失望”等原因被歌迷們集體吐槽。
這是周傑倫疫情叁年後的首場演唱會,滿懷期待的歌迷壹入場就收到了主辦方的小禮物:不會亮、還掉色的熒光棒。
而在整個演出過程中,穿插了太多魔術、小丑表演,以及安排太多次嘉賓演唱,直接把演唱會變成了全民KTV。
兩個小時不到的演出,真正符合期待的演唱部分並不多,更沒有結尾以供回味的安可場。
圖源:新聞晨報
面對直接黑屏結束的會場,無數歌迷失望回家:“最差的演唱會體驗沒有之壹”。
從各種演出到演唱會,到底是現在的粉絲和觀眾“不好伺候了”,還是演出質量和價格之間不成正比,明擺著把消費者當韭菜割?演出票價越來越貴,然後呢?
對於觀眾粉絲們而言,客觀來說:摘下粉絲濾鏡,觀眾與演出之間是市場消費關系。
但如今,壹邊是水漲船高的演出票價,壹邊是消費者不絕於耳的質疑聲。
不止演唱會和脫口秀,高價格問題也蔓延到了曾歲月靜好的livehouse。
正在陸續開票的法老全國巡演,最初因為568元/388元/338元的票價,被不少粉絲質疑太貴。
在法老本人出面調價,並表示演出收益將全部捐給公益組織之後,更新的海報上價格降為488元/358元/288元。
粉絲發現法老在小號給出回應
還有更早壹點的,今年夏天,仙人掌音樂節發布消息時,樂迷圈就“炸”過壹回。
海報上演出陣容豪華,但1599元/1299元/999元的單日票價,還是讓有備而來的樂迷被“演出刺客”狠狠刺痛了心。
“我搬磚搬起火星子,也看不起壹場演出了。”
和老牌的草莓音樂節相比,舉辦至今只有伍屆的仙人掌音樂節,票價已比最初翻了3倍還多。
未來的音樂節票價會高到多離譜,沒人敢細想。可以預見的是,未來演出票價下調的可能性似乎並不高。
票價上漲,這裡面的客觀原因的確不能忽視。
逐漸恢復的線下演出,讓容納空間有限的場地供不應求;
保證演出順利運行的人員、設備、宣傳成本在逐漸提升,這些落到門票上,也會產生壹定程度的漲價。
這其中,藝人也有壹定的影響,某演藝公司經理曾透露,壹些藝人往往會用“高票價”凸顯自己的水准。
甚至覺得,“港台壹線歌手普遍都是1680元,要是定到1280元我就丟份兒了。”
只不過,當價格和實力不匹配時,演出質量就很難保證了。
即使你花了高價錢入場,拼盤湊時長、演出時間短、質量差,仍是時常出現的問題。
要麼碰上“發朋友圈大家都不知道是誰”的尷尬狀況;
要麼 看演出變成了沒有性價比的拆盲盒,驚喜不多,意外卻不少。
“花了大價錢看演出,但你永遠不會知道,將面臨的是柒拼八湊的大雜燴,還是堪比車禍的翻車現場,亦或是其他什麼……”
對於粉絲觀眾們而言,越發水漲船高的票價,配合明星們不加掩飾的糊弄,顯然是雙重暴擊。
同樣是在最近壹段時間,歌手袁婭維也因演唱會問題被質疑。
12月23日,袁婭維發布聲明表示,因為自己“陽了”,當天晚上的演唱會將被取消。
這樣的情況看懵了粉絲,有人做出總結:回頭看看,處處都透著不靠譜”——
“明知道自己23號有演唱會,還出去逛街、看電影,多少對自己和粉絲都不太負責任。”
“團隊不僅沒有勸阻,還‘馬後炮’讓粉絲去買黑膠唱片。”
不僅如此,上午就發現不對了,卻在演出前3小時才發通知,彼時許多人已經早早趕來,交通、住宿更投入了不少。
而袁婭維團隊給出的補償方案是:此次專程奔赴成都的粉絲,下壹次看成都場演出門票全免,而本地的粉絲門票打伍折。
這樣的方案,顯然並不能讓人接受。
到後來,還是袁婭維發文稱“改進了壹個最好的補償方案”——
此次因活動取消產生的交通、住宿損失,工作室將全部承擔,進行全額補償。
到這裡,這件事才算完結。
粉絲想不通,演出明星與粉絲雙方屬於買賣交易關系,雙方平等。
但不知何時開始,明星身份被附著了各種不著邊際的價值,掏錢買票的觀眾反而處在了被動狀態。
需要承認的壹點是:高價票演出,從來不缺買單的人。
以近期在上劇場開票的話劇《如夢之夢》專屬版為例,由賴聲川編導,倪妮、文章等主演,將票價定在了980元~5000元不等。
這不僅讓“上海成為話劇演出票價最高城市”登上熱搜,也又壹次驗證了高票價之下,觀眾們的驚人購買力。
圖源:@上劇場
話劇演出當然不是個例。
在統計數據中,演唱會和音樂節相比話劇、音樂劇等,營收表現也表現不俗:
2021年全國大型演唱會、音樂節演出總場次為500場,票房收入19.98億元,平均票價660元。
其中,華南地區以1340元平均客單價 領跑全國。
圖源:環球網
平時吐槽的高票價,卻誠實地體現在市場數據上,大家只能報以苦笑。
能有什麼辦法,“日子總得過,還能離咋的?”“你們大明星的錢,是不是賺得太容易了?”
壹直以來,“中國娛樂行業有著龐大的市場”是公認的事實。
無數來自各行各業、不同背景的觀眾,為演出市場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換句話說,只要帶著好作品和真誠來演出,搞多少花樣和創意,都會有觀眾願意捧場。
最近正在紅館進行Fear and Dreams演唱會的陳奕迅,就活生生把自己的演唱會開成了脫口秀。
圖源:微博@陳奕迅
在演唱之余,他不僅和觀眾聊天互動,還向大家提出了他對於人生的看法。
“人生總是會被很多情緒包裹,有緊張、害怕、不安、茫然;
但幸運的是,我們始終擁有當下,面對未知不要思慮太多,享受當下,煩惱終會解決。”
聽了如此多演唱之外的“廢話”,現場觀眾卻表示:壹張門票看兩種show,爽死。
問題的關鍵,從來不是金額,而是票價背後藝人們帶來的東西是否匹配。
今年9月,歐陽娜娜的跨界藝術展在叁裡屯開幕,42元的門票並不算貴,但慕名而來的粉絲步入其中才驚覺:多花壹分錢都是虧。
“我在叁裡屯很想你”的土味情話被制成路牌,室內是各種搭建起的網紅場景,以供拍照打卡。
除此之外壹件藝術展品都沒有,刷新了觀眾對藝術展的認知;場館內反倒是賣起了飯。
圖源:小紅書@歐陽娜娜
“你們大明星,錢真的很好賺”,這是人們近幾年來常有的感覺。
有無條件支持的粉絲,即使門票貴,也不影響賣座;
以情懷和熱愛之名,即使現場坑,也有人能忍忍,把失望往肚子裡吞。
我們生活在壹個靠流量就能“點石成金”的時代。
曾幾何時,互聯網流行的那句“站在風口上,豬也能起飛”,也越來越多的應用於娛樂 行業。
明星之所以好賺錢,正是擁有了“流量”這個充滿魔力的潘多拉盒子。
盒子裡有名氣,有粉絲,有資本,卻也正在淹沒當初送他走上舞台的創作能力,和初心。
如今,越來越多人質疑貴價票,並非是出於眼紅。而是對價格背後,整個演出行業的混亂現狀發出抗議。
情懷、夢想,都是無價的。觀眾付費,不僅是對創作者的尊重,也是為自己的熱愛買單。
但是對創作者來說,如何在作品、演出和商業價值之間找到平衡,始終是無法回避的問題。
在發出通告、定好高票價之前,或許,貴圈明星們都至少該問自己壹句:
你確定自己准備好了嗎?-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