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3-02-08 | 来源: 新周刊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香蒸洋芋擦擦。/图虫创意
既然都提到汉堡了,当然少不了再去码头整点薯条。英国人对于薯条的热爱也经常被认为是英国美食荒漠的铁证。
陕西人听了就要为薯条鸣不平了,陕北的洋芋擦擦谁见了不得连干三碗。洋芋是西北地区对马铃薯的别称,而洋芋擦擦就是陕西版的薯条。洋芋擦擦的制作流程也很简单,将土豆擦丝后裹上面粉蒸熟后放凉,可炒可拌,至于配料,偏爱传统的就加辣椒面、孜然粉,你要是实在想加番茄酱,也没人拦你。
还有一条只有西安人才能发现的草蛇灰线,作为一代西安人的童年意难忘,米旗烘焙店以超出时代的价格、洋气的名字和装修,让不少西安人误将这家本土品牌当成国际品牌。不过联想到英国的国旗,真相就只有一个了。
虽然“陕不列颠”或者“欧洲小陕西”只是一个经久流传的玩笑,但不同的人却总能在陕西和英国之间发现共通之处。
安塞腰鼓。/图虫创意
音乐爱好者听着苏格兰民歌想到了陕西同样沉郁顿挫的信天游,风笛的呜咽声和安塞腰鼓混搭也别有一番韵味。普通话不分前后鼻音的人,会发现英国和陕西旁边都有一个“河南”。
在每一个不见长安见尘雾的西安冬日里,一时间也会让人分不清谁才是雾都。中英双语报站的603路红色双层巴士,又足以让每一个来西安的英国人感到宾至如归。佟湘玉的口头禅额滴神啊,也是英国人挂在嘴边的腔调。至于活成了都市传说的杰森·斯坦森和郭达,连正主看了都得说一句,竟能如此相像。
1940年的经典爱情电影《魂断蓝桥》以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英国为背景,中国观众除了记住费雯丽的脸,也就此记住了英国有一座令有情人魂牵梦绕的蓝桥。实际上电影原片名是滑铁卢桥,是伦敦泰晤士河上的一座桥梁。
而译名中的蓝桥则在陕西,据《西安府志》记载,这座桥曾在陕西蓝田县的兰峪水上。因为宋元时期的话本、杂剧在改编尾生抱柱的传说时均把地点设在蓝桥,蓝桥也就成了情人相遇相约之地。
这一处翻译的妙笔可能才是对于陕西和英国相似的最好解释,有巧合、有戏谑,但更多的是文化的交流和传播,架起了这座横跨亚欧大陆的蓝桥。-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