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3-02-19 | 来源: 最人物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江湖儿女,重感情,却不长情,转眼就分道扬镳的人太多了,不必太放在心上。唐小雁没想过自己还能再见到徐童,在自己最落魄、最无助的时候。
徐童走后不久,唐小雁的按摩房被仇人“点炮”,警方接到举报到店里,当场抓了两个姑娘。因为害怕“被处理”,干女儿莹莹在审讯时当场撂了,唐小雁成了“罪魁祸首”,也被带进了拘留所。
之后,唐小雁四处联络朋友,希望有人能“捞”自己一把,但酒肉朋友不能共患难,到处问下来,竟没有一人愿意帮忙。
走投无路时,她想起了徐童的手机号码,电话拨过去,对方立马定了当天夜里的机票,从云南飞回了北京。几天后,唐小雁重获自由,这时她才知道,原来“捞”出自己的7万块钱,是徐童抵押了汽车,又问朋友借钱才凑够的。
“那一天我就告诉自己,以后这个人甭管干什么,只要用得到我,我可以把命都给他。”
草莽游民不说场面话,能把话说到这个份上,徐童知道她一定是真诚的。所以他从不怀疑,也从未过分汲取,那天他只向唐小雁提出了一个请求:
后续纪录片放映时,可不可以不给她的脸打马赛克?这样看起来会更真实、更震撼。
唐小雁一愣,心想,这也算要求吗?原本自己也没想遮掩什么。
与“恶魔”打过交道的人,看惯了趁火打劫、表里不一,冷不丁遇见有素质的文化人,她也觉得懵:
帮了自己这么大一忙,这就算完了?
一切才刚刚开始。
按摩房被依法取缔后,唐小雁彻底告别了皮肉生意。
稍微缓过劲儿之后,她又凑了一笔钱,把莹莹捞出了看守所。把人送回家那天,莹莹的姑姑隔老远就指着唐小雁的鼻子骂,说她讹钱,还数落她“教坏”了孩子,这上哪讲理去?
这之后,唐小雁离开北京,回到东北老家。攒了点钱之后,她又找到了徐童,邀请他到东北玩一圈,可以管吃管住。
提起东北,徐童总是兴奋的。
共和国长子的光环被摘下后,那片黑土地的生命力似乎也被抽走了。之后再提起那片辽阔的土地,萧条与落后是其绕不开的标签。
可客观环境的改变,是时代转型的必然结果,与人无关,他始终觉得,东北人应该都如同唐小雁一般:
外部世界再低迷,也不耽误他们把日子过得热火朝天。
唐小雁在东北老家
为了见识东北,也为了见见老朋友,徐童应邀去了唐小雁的家乡东宁。通过她,又认识了她爹老唐头,和家里的哥哥姐姐。
闲聊时,徐童发现老唐家各个都是有故事的人,所以他又举起了摄像机,将唐小雁一家人的经历,拍成了纪录片《老唐头》《四哥》和《两把铁锹》。
听徐童说要把自家事儿拍成“电影”,唐小雁开始只觉得奇怪。
自家老爹,没文化没背景,除了会讲一些真假难辨的故事,没别的特长;几位哥哥更别提,全是半文盲不说,有酗酒的,也有因为过失杀人坐过牢的,这种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情也能拍成“电影”?
可徐童说,这正是游民文化的魅力,“从他们的身上,可以看见世界的起伏和多样性”。
唐小雁心想,你们文化人说话,真有文化。
徐童(右)在唐小雁家拍摄“老唐头”(炕上)
想多了也没用,命都能给人家了,拍个片子算什么?那几个月里唐小雁跟着徐童,扛着摄像机四处走,听着看着,也从一窍不通,到后来偶尔也能搭把手,简单拍几个镜头当素材。
在拍摄《老唐头》期间,故事的主人公、唐小雁的父亲突然晕倒了,在场人一拥而上搀扶老人,而此时唐小雁的第一反应居然是,那个混乱的瞬间摄像机拍到了吗?
想到这里她自己也笑了,真是魔怔了。
和徐童一起拍摄的唐小雁
2010年,徐童邀请唐小雁参加纪录片《算命》的放映会,告诉她作为故事的主角之一,她会是整场交流会的焦点人物。
去之前,唐小雁很是忐忑,在场都是“有知识、有文化的人”,她担心会受到轻视,但片子放完后,她听到了全场的掌声和叫好声——这是她有生以来,第一次清晰且真实地感受到,何为“尊严”。-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