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3-02-20 | 來源: 中國日報網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展望2023年,上年度阻礙世界經濟復蘇因素並未完全消除。疫情對世界經濟的拖累盡管逐步消退,但仍存在不確定性,其對世界經濟的“疤痕”效應需數年才能消退。IMF預計,2023年全球平均通脹水平將從上年的8.8%降至的6.6%左右,仍遠高於疫情前數年平均水平。主要經濟體將繼續升息,美聯儲發出的信息顯示,2023年將在去年基礎上將利率上調至5%以上。金融市場,包括房地產市場的風險並未全部釋放,仍存在波動下行可能。
圖片來源:新華社
在此基礎上,新挑戰也在不斷湧現:
全球債務進入問題集中爆發期。當前,全球債務規模仍將維持高位,未來兩年發展中國家進入償債高峰期,疊加利率提升、美元堅挺、增長放緩等因素,發展中國家的債務負擔不降反增,2023年或出現債務違約高峰,成為新的風險因素。
地緣政治風險居高不下。烏克蘭危機進入新階段,可能進壹步升級。美國對華經濟與安全挑釁短期內不會消失,對中國的科技封鎖、投資打壓、產業“脫鉤”等“經濟戰”手段變本加厲,對世界經濟的沖擊不可低估。拜登政府的“削減通脹法案”等新型保護主義舉措越來越體系化、長期化,引發新的爭端。美國正成為全球經濟最大的風險源。
圖片來源:新華社
壹些大型經濟體疲軟,將進壹步拉低全球經濟。美國經濟動能明顯走弱,在持續高通脹及連續加息影響下,消費者信心與投資者信心將持續下滑,出口也將因外需轉弱趨於停頓。因此,2023年美國經濟難言樂觀,但因居民資產負債表仍較穩健,將能避免“硬著陸”,全年增速預計將放緩至0.5%左右。歐洲問題嚴重,英國和東歐部分國家等將陷入負增長,歐盟整體或跌入零增長邊緣。拉美、非洲部分經濟體也將陷入負增長或經濟停滯困境。占全球經濟大半壁江山的經濟體增長動能萎縮,將使得2023年的世界經濟大幅弱於上年。
但世界經濟也存在壹些積極因素。各國紛紛調整疫情防控政策,有助於激活消費投資,提振市場信心。主要經濟體加息節奏放緩,全球金融緊繃狀況將較上年緩解,延緩世界經濟下滑勢頭。
世界經濟的主要希望還在於亞洲經濟板塊的逆勢穩健增長。2023年印度、東盟經濟雖將有所降溫,但仍將實現6%和5%左右的中高速增長。沙特等中東經濟體受益於全球能源短缺危機,2023年預計將有不錯表現。-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