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3-03-04 | 來源: 九邊 | 有36人參與評論 | 專欄: 人民幣 | 字體: 小 中 大
此外發展中國家的美元回了美國,導致那些國家投資也沒了,工作崗位也少了不少,老百姓賺不到錢,就得削減開支,自然買中國的東西也少了,全世界迎來壹大波蕭條。
全世界都沒錢買東西,直接導致了全世界的生產國出口都在暴跌,這段時間不止中國的出口在跌,全世界都在跌。總之壹句話,美元加息把全世界帶到坑裡去了。
這裡就有個問題,這些國家腦子有問題嗎?美元那麼黑,為啥不屯點人民幣呢?
這個又比較復雜,大家記得剛才那個循環不,想獲得美元,必須得賣給美國人點什麼東西,然後拿著賺到的美元去買中國的工業品、德國的設備、沙特的石油、智利的車厘子。
大家發現了吧,美國人必須進口大於出口,也就是逆差,別人手裡才能剩下壹些美元。
這也是人民幣國際化最大的障礙之壹:人民幣國際化最基本的前提,就是貿易逆差,也就是咱們花出去的錢比賺回來的錢多,人民幣才能國際化。
你花出去的錢多,別人手裡才能結余人民幣,才能用這些人民幣互相交易。
所以很多人嘲諷美國貿易逆差這事意義不大,美元國際化、貿易逆差、國債制度,這仨是叁體壹面,美國不逆差,其他國家就沒美元嘛,就沒法用它的貨幣。
中國將來人民幣國際化也得這樣,不然根本沒可能。此外還有自由流動,國際貨幣怎麼可能不自由流動嘛,那誰敢持有啊,所以到時候會解除外匯管制。
也就是說,啥時候解除了匯管,並且不再強調順差了,那說明真的要開始操辦國際化了,現在這個狀態是很難的。
此外還有個關鍵問題,如果我們買別人的東西比別人買我們的東西多,自然會導致咱們產品競爭力下降,產業外流。
對,貨幣國際化可以收鑄幣稅,但是毛病就是產業外流。甘蔗沒有兩頭甜,美國現在的困境,某種意義上就是這麼來的。
此外咱們國家的貨幣信用還不是特別高,絕大部分國家沒法做到無障礙支付,比如馬來西亞屯了壹批美元,可以隨便花,大家都認。可如果屯壹堆人民幣,可能認的國家就不是太多,拿著這些錢可以買到中國的東西,卻不壹定能買到別的國家的產品,所以他們不願意屯人民幣。
隨著越來越多的國家認可人民幣,越來越多的國家就會屯人民幣,不過前提是我們有辦法把人民幣弄出去。
這也就解釋了這幾天比較火的那個問題,為啥美元這樣成本17美分的紙可以買到別的國家老百姓辛辛苦苦生產出來的商品?事實上美元成本遠遠不到17美分,因為絕大部分美元都是銀行賬戶上的壹個數字,根本不用印出來,真正的紙幣占比非常非常低。
其實這個問題不應該問美元,應該問我們自己,為啥我們要賣給他們?我們為啥不能大義凜然地說你那張紙我們不認?現實裡我們非但不會不認美元,反而把外貿數據作為經濟好壞的關鍵晴雨表。
因為我們需要拿美元去買石油,買鐵礦,買機床,買芯片,支援非洲兄弟,“壹帶壹路”的投資,全部需要美元。哪怕在俄羅斯,想拉攏車臣的小卡集團,小卡他們只要美元。
這就是信用,你知道拿到那張紙能買到別的東西,並且絲毫不懷疑,所以所有人都對美元趨之若鶩。
同理你天天累死累活,就是為了那幾張人民幣,是因為人民幣金子做的嗎?當然不是,因為那玩意背後是國家信用,你有了人民幣,就可以讓別人像你壹樣給你幹活。
信用的本質就是相信,相信別人也認這東西,能隨時花出去,那這東西就有了價值。
那這信用又是哪來的呢?
大家可能第壹反應是美國軍事實力強。
事實上軍事實力確實很重要,很難想象壹個國家軍力不強,但是大家還把它的貨幣當國際支付手段。但是這個並不是全部,蘇聯軍力巔峰的時候它的貨幣信用也非常差,蘇聯上下明裡暗裡都在搜集美元。蘇聯政府甚至通過地下渠道賣武器換美元,因為蘇聯買糧食,買技術,收買非洲和中東軍事強人,都需要美元。
也就是說,單純軍事實力遠遠不夠,信用是人心裡的東西,你逼著別人信的時候,也就沒人信了。
說個可能大家覺得挺搞笑的事,長期來看,美元的濫發確實比較克制,或者說相對其他貨幣,壹直是做得比較好的,客觀上維護了它的信用。
這聽起來是個笑話,不過大家可以找找各種貨幣的對比,美元這麼差了,依舊是所有貨幣裡比較靠譜的。這也給了我們壹個啟示,如果將來想取代美元,必須得表現比美元好才行,如果美元濫發,我們更濫發,那下輩子也別想取代美元了。-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