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3-03-05 | 來源: 英倫大叔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移民故事 | 字體: 小 中 大
近日,壹位名為Jenna Shi的用戶在Linkedin和wayup賬戶上同時更新了自己的最新動態,宣布自己以GPA 4.0的成績成功從社區大學轉入了南加大著名的Marshall商學院,並且打算未來在商業領域進行發展。
Wayup
在很多好友紛紛留下祝福的時候,也讓更多人回憶起了兩年前的那件事......
2021年4月18日,壹對父女正在爭執,女兒氣急之下跑出了家門,准備開車離開,但是此時情緒激動的父親跳上了汽車的引擎蓋試圖阻止女兒的行為,在情緒上的女兒並沒有減速和停車的意思,直接猛踩油門,最終父親被女兒甩出數米後倒在血泊中,而女兒則頭也不回的駕車離去。
這個畫面被鄰居記錄下了全過程,而畫面的主人公就是Jenna Shi和她的父親。兩人之所以會爆發如此激烈的爭吵,都是夢想和現實不妥協的悲劇。
Jenna Shi從小就癡迷花樣滑冰,而且成績也很不錯,初中時曾代表廣州北極花滑俱樂部參加了美國少年全國賽,在“東部伍大湖地區錦標賽”中,連續獲得兩屆第壹名。她的成就,離不開父親的支持。
Fox2detroit
因為在美國職業選手為主的競技賽場上,花滑訓練都是自費為主,每小時高達1000美元的高昂訓練費用,成為全家最大的開銷,而Jenna父親只是壹個普通的福特汽車軟件工程師,為了支持女兒的夢想,甚至在4年前以眾籌的形式幫助女兒朝夢想更進壹步。
Docs
但是高昂的訓練費用還是讓這個家庭難以負擔,於是父親提出,想讓女兒放棄自己的花滑夢想,轉而專心在讀書學習上,此時他們也收到了來自斯坦福拋來的橄欖枝,這個機會在父母眼中比花滑更加靠譜。於是矛盾開始在原本幸福的叁口之家中爆發。
最後,在父女贰人再次為了到底是上大學還是繼續“無底洞”的滑冰爭論起來的時候,悲劇就這樣發生了。
華裔子女化身弑母殺父惡魔的背後
在很多華人孩子成長的過程中,都會碰到父母“以愛的名義”為由的,極度嚴苛的教育觀念,但是對於在西方的社會中長大的孩子來說,這樣喘不過氣的愛,很容易讓孩子走向極端。
2017年美國夏威夷警方接到了壹通特殊的自首報警電話,年輕的華裔男子龔宇偉在電話裡表示他殺掉了自己的親生母親,而且准備自殺。
The scottish sun
警察抵達現場後,龔宇偉幾乎是沒有任何抵抗,主動指認了藏屍的大冰櫃,大卸八塊的屍體好像在告訴在場的所有人,龔宇偉已經與母親的屍體同處壹室很長時間了。
龔宇偉殺人後強大的心理素質與平日裡友善的形象大相徑庭,以至於所有鄰居和好友聽到消息後都表示不敢相信。但是誰又會知道這場弑母慘案的導火索只是母親想讓孩子專注學業,但孩子卻想工作掙錢證明自己。
The scottish sun
2010年震驚加拿大的華裔女孩雇凶殺父母案,更是向我們展示了壹個殘酷的事實——被父母管控的人生是惡魔誕生的源頭。
All that sinteresting
來自加拿大多倫多的華裔女孩Jennifer Pan從小學開始就進行高強度的叁點壹線生活,下課後第壹件事就是到滑冰場、琴房,直到晚上10點才結束,但是這只是當天功課時間的開始。“no party, no friend at home, no relationship”幾乎貫穿了她的整個學習生涯,可以說在父母打造的城堡裡,幾乎沒有任何私人的空間,在外人看來她是“鄰居家的女孩”,父母的驕傲,但只有她自己知道這種生活是多麼令人窒息。
All that sinteresting
為了滿足父母的願望,她開始在謊言中尋找短暫的自我時光,從偽造第壹份高中成績單開始,到偽造大學錄取通知書,壹個謊言要用10個謊言去圓,就在即將“大學畢業”的時候,父母起了疑心,並且通過跟蹤後發現,原來自己心中的完美女兒這些年都是在撒謊,而且還偷偷和高中同學談起了戀愛。
很難接受事實的父母,近乎瘋狂地把Jennifer軟禁了起來,只給她兩條路,要麼重新考大學,要麼安心在家裡練琴成為鋼琴家。但是這些都不是Jennifer想要的,所以最後她選擇了與男友合謀雇凶殺害了自己的父母。
良好的履歷重要還是品德重要?
海外華贰代的學習壓力其實並不比國內的低,很多華贰代們不僅僅被要求文化功課名列前茅,還背負著父母的心酸,卻很少有人會真正地去關心他們的自我認同感,以及青春叛逆期。但是這些都不是借口,當夢想和現實對峙的時候,選擇對家人生命的漠視,很難讓人同情,雖然有未成年的保護傘,可是Jenna的生活注定會發生變化。
Betterup
從人們口中優秀的花樣滑冰的天才少女,到壹個不尊重父母、不理解父母,試圖開車撞父的叛逆女孩,再從被斯坦福取消offer,到被迫流入社區大學。2年時間過去了,Jenna又重回大家的視野,依然優秀,只不過這次輿論卻不壹定會買賬了。
Linkedin
“壹朝被蛇咬,拾年怕井繩”,有些錯誤是永遠不會被大家原諒的,即便是重新開始,努力地提高自己的學習成績,但是過去的所作所為不會被磨滅。
其實2年的社區大學對於Jenna並不輕松,拋開與家人的關系,生活中她也在為她的沖動買單。因為事故,父親留下了永久後遺症,生活起居需要他人照顧,母親就擔負起這個責任,為了維持家庭開支,Jenna需要打兩份工作來貼補家用,並且需要保證自己的成績優秀,才能獲得晉升名校的名額。曾經夢想成為奧運滑冰冠軍的她,現在卻在尋找金融領域內的暑假實習機會。
Divineyouwellness
有許多人質疑為什麼南加大會給這樣壹個有品德問題的學生授予offer,難道名校也淪為了只看分數的工具了嗎?這其實是對美國社區大學和名校之間的關系產生了誤解。
壹般來說美國名校是絕對不會對壹個有犯罪記錄的學生提供offer的,所以當時全美只有“不拘壹格降人才”的社區大學可以給予Jenna讀書的機會。而重返賽場也是不現實的,畢竟高昂的訓練費用和父親的醫藥費用,都是“贖罪”的她不敢想象的。
社區大學,“廢柴”走向名校的中轉站
美國社區大學是進入美國名校的跳板已經是留學圈裡的公開秘密,也是很多“學渣”完成蛻變,進入名校的超車道。
兩年制社區大學和肆年制大學實行“2+2”轉學制度,隨上隨讀的靈活入學制度,以及便宜的學費換到學生福利,吸引不同的群體,所以在社區大學裡你可以看到學生多元化背景的學生,例如半工半讀的,甚至老了來圓夢大學的都有。
Mission college
更吸引人的是,大多數社區大學和肆年制大學簽有轉學協議,根據美國UC大學的大學數據顯示,全美有51%的州立大學學生來自社區大學,例如加州大學有29%來自社區大學,其中STEM專業的學生有48%來自社區大學。
當這個留學美國的bug被大家掌握之後,很多留學群體開始不再直接往名校投遞申請,而是“曲線救國”的走社區大學的道路,尤其是國內工薪階層的子女們。根據美國國際教育學會公布的數據顯示,超過1.62萬名中國留學生就讀於社區大學,約占在美中國留學生總數的13%,而在拾伍年前只有2500名。
另壹個更加吸引人的優勢是社區大學基本上只會保留你的在社區大學2年期間的成績面貌,而對於就讀之前的任何負面行為幾乎是不涉及、不參與的,這對於壹些在升學過程中發生過壹些矛盾的學生而言其實是很好的“保護”和改過自新的機會。
Vox
優勢很明顯,但是寬進緊出的規則也會讓很多人吃不消。知乎裡把社區大學的學習氛圍評價為“救急不救窮”,很貼切的比喻,因為在社區大學裡來自不同層次的同學,學習氛圍總體來說不會很濃厚,很多人在社區大學都是為了混壹些福利和文憑,所以學習自制力很重要。畢竟可以直接跳轉到全美的名校的名額不可能給每天只知道吃喝玩樂的學生,學術成績才是關鍵。
Americanprogress
對於壹些選擇社區大學作為留美讀高等學歷跳板的留學生而言,其實是背水壹戰,因為如果僅僅止步於2年的社區大學,學歷只能在美國獲得認可,工作也不是很好找,搭配的簽證也不會幫助停留在美國工作,回國學歷是不被認可的,那麼對於他們而言,唯壹的壹條路就是沖向贰級學校。
所以,雖然說社區大學是個靠譜的捷徑,但是對學生的總體要求還是較高的。但是對於文章開頭例子中這樣的,有壹些負面背景,但是本身成績就不錯的“問題”學生而言,這樣的轉折是很好的“洗白”機會。
最後:
壓力有時候是最好的動力,但也不是適合所有人,尤其是不能把自身的壓力轉化在他人身上。很多時候“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父母思維很難適應孩子多元化的世界,而將孩子作為工具,實現自己的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本末倒置,也是家庭的壹種霸凌。
誠然,每個人都會犯錯,給人試錯的機會,給他人重新的機會,也是給自己重新的機會,不過機會也要給對的人,不是嗎?-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