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3-03-05 | 來源: 鑒茶院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兩會 | 字體: 小 中 大
對於中國的企業家來說,能夠當選為全國兩會代表,是壹種至高的榮譽和肯定,這意味他們得到了組織上的重視。對關注經濟和財富的我們來說,要看到誰能當選本身,就體現了發展的方向和國家的意志。贰話不說,我們上幹貨。先看科技和互聯網圈。依然連續當選兩會代表的,是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小米集團董事長兼CEO雷軍、58集團董事長姚勁波、360集團董事長周鴻祎。新入選的是誰呢?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阿裡雲創始人王堅、奇安信集團董事長齊向東、商湯科技創始人湯曉鷗、京東集團技術委員會曹鵬、知乎創始人兼CEO周源。科技圈的風向是什麼?科大訊飛、商湯科技代表的人工智能、雷軍、何小鵬代表的電動車和自動駕駛、王堅、齊向東、360代表的數字經濟和網絡安全、知乎、58代表的數智化社會和高質量充分就業。
騰訊董事會主席馬化騰、百度總裁李彥宏、聯想CEO楊元慶等人,因任期屆滿,不再擔任。沒有人永遠年輕,但永遠都有年輕人。互聯網為代表的風口產業發展到今天,已經從重視商業模式、平台流量,轉向了面向社會、面向實體、面向大眾、面向人工智能。至於當年開會的皮帶哥?呵呵,他是誰?
02
產業界最大的壹個陣容,則是能源、電力、設備領域,大約130人。其中最突出的是新能源領域,撇開大央企,鋰電、車有8人,曾毓群、寧德時代董事長;王紅梅,寧德時代技術工人;李書福、吉利董事長;邵丹薇、星星充電創始人;董明珠、格力電器董事長、格力鈦新能源創始人;薛濟萍、中天科技董事長;張天任、天能控股董事長;昝聖達、綜藝股份董事長;光伏領域有8人,劉漢元、通威集團董事局主席;曹仁賢、陽光電源董事長;高紀凡、天合光能董事長;張新、特變電工董事長、種衍民、特變衡陽總經理;鍾寶申、隆基綠能董事長;李東生、TCL中環董事長;南存輝、正泰集團董事長;如果再算上國企,中材風電葉片、東方電氣、浙江晨光電纜也各有1席,風光鋰儲車,齊了。既能拉動經濟、又能解決就業、還有出口稅收,新能源代表歷屆最多,不是沒有道理的。2015年的時候,開會提電動車的還是時風集團的劉義發和天能電池的張天任,壹個朱格拉設備周期過去,電動車早已從老頭樂進化到力壓BBA,天能以鉛酸為主慢了半拍,就被鋰電甩的不見蹤影。
另外,醫藥界壹共28名兩會代表也有看頭,新當選的有,天津中醫藥大學名譽校長張伯禮、2017年邁進“千億俱樂部”的廣藥集團董事長李楚源、廣藥集團擁有12家中華老字號,10家百年老字號,被譽為“嶺南中醫藥活化石”。-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