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3-03-16 | 来源: HK01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为何如何说?简单来说,针对美国银行风险事件,美国政府应对措施:其一,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释放存款保险基金(DIF),为储户兜底;其二,推出银行期限资金计划(BTFP),为银行提供流动性支持。
政府宣称不必纳税人负担,美国财长耶伦表示“硅谷银行的清算不会由纳税人承担任何损失”。 从表象上确实如此:无论是救助被託管银行的FDIC保费收入,还是对流动性进行补充的BTFP都不直接来自于政府支出。那麽,究竟谁买单?事实是,所有的债务重组多数是债务货币化,最终都由超发货币进而稀释纳税人承担。
历史经验表明,SVB硅谷银行等被託管银行进行债务重组和处置的过程往往需要货币化,即获得财政部、联储局、FDIC为其提供的额外资本。这就是属于变相超发货币的行为。
对,又是货币!联储局有且仅有的一招。SVB硅谷银行的暴雷正是对其金融业和新贵资本的反噬,以及对联储句无限量QE的清算。简单的道理相信美国政府肯定明白,但又没有别的办法。毕竟,对联储局而言,这招最快,也最能转嫁危机,让全球为其买单。
这背后自然是美元霸权。美元霸权存在深层次问题,给美国自身和外围国家均施加桎梏。对内,低储蓄和高消费模式下,美国深受贸易逆差、产业空心化困扰,钜额债务和财政赤字攀升,收入差距拉大。对外,美国控制全球跨境支付系统,频繁实施金融制裁,冻结资产,利用对国际组织的表决权,限制他国的融资渠道和融资条件,向全世界徵收铸币税,输出通胀使债务贬值,稀释各国积累的外汇储备,其他经济体被迫承受输入性通货膨胀、债权贬值和金融波动。美元霸权,短期难以撼动,但长期难以维繫。
但,显然,联储局肆意挥霍。不过,不挥霍美元体系,她所能做的也著实有限,毕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就连货币政策都举步维艰。
今年以来,美国通胀回落速度低于预期,2月美国通胀仍然高达6.0%,特别是核心服务通胀进一步上行0.1pct至7.3%。核心服务通胀很大程度上与通胀预期和就业市场相关,是联储局控通胀的重中之重。理论上,仍然需要通过进一步加息冷却需求。但另一方面,眼前客家,美国金融业已处于悬崖边缘,利率水平的进一步上行或将令其跌入深渊。
这一周以来,美国金融业已经释放强烈信号,与其说纷纷“预期”,不如说是在给联储局施加压力。总体上看,即使美国政策利率停留在当前位置不再上行,实际利率水平依然会随着通胀逐步回落由负转正并逐步走高,对美国经济的收缩效果将不断加剧。去年7月以来美国收益率曲线持续发出的衰退警示,正在逐渐自我实现。
此番美国银行业暴雷,很有可能是美国经济“硬着陆”的信号弹。而更加尴尬的就是政府拿不出别的办法,这就意味著金融危机如影随形,随时都有引爆可能。当前美国乃至全球金融经济不确定性和风险将进一步上升。-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