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3-03-19 | 来源: 上报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拜登政府执政以来,改变了前任川普政权“一边倒”支持沙乌地阿拉伯和以色列的中东政策,逐渐回归欧巴马时代的平衡政策。(美联社)
而中东地区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丰富,地缘战略位置重要,许多颇有实力和影响力的大国也值得争取。因此,中国在中东的投入不断增多,以加强与沙乌地阿拉伯、伊朗等区域大国的合作关係。而促成沙乌地阿拉伯和伊朗这两个资源最丰富的中东国家握手言和,并共同与中国合作共进,当然有利于中国的利益。
但中国在中东的影响力仍然远不及美国。美国长期在中东事务中扮演著主导角色,这一点迄今也未有根本改变。那为何本次沙伊和解是由中国主导,且明显甩开了美国(甚至未提前知会美国)呢?
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中国、沙乌地阿拉伯、伊朗三国,都属于非民主的专制威权政体,三国的掌权者有一些共同的价值观和利益诉求。对这三国掌权者而言,他们都不在乎本国和他国的人权问题,在外交方面不仅不须顾忌相关国家国内的人权状况,甚至还因为均属专制独裁者,而“惺惺相惜”,并且希望共同抗拒民主世界“颜色革命”的威胁。
如果是美国调停沙乌地阿拉伯与伊朗的争端,往往要涉及对两国人权问题的批评,在促使和谈同时要求两国改善人权。对伊朗自不必说,对于沙乌地阿拉伯,虽然是美国的盟友,但美国各届政府尤其民主党人掌权时,都会督促其改善人权。如美国欧巴马政府,就将对沙乌地阿拉伯内政外交的支持援助与人权挂钩,要求其逐步实现民主化,且重点改善女性权利。川普时期的美国一度放弃对沙乌地阿拉伯人权的关注,还放任其杀害《华盛顿邮报》知名记者卡舒吉。但拜登政府上台以来恢复了对沙乌地阿拉伯的人权压力,停止了对其入侵叶门的支持。这些都让保守顽固的沙乌地阿拉伯王室不满。如果寻求美国调停沙伊关係,沙乌地阿拉伯王室就更加受制于美国,不得不在人权议题上有所让步。
但中国(准确说是中共政权,但为方便就以“中国”称之)对沙乌地阿拉伯毫无人权要求。对中国而言,沙乌地阿拉伯的极为重要的合作伙伴,无论石油供应,还是涉新疆和香港问题,都需要沙乌地阿拉伯的鼎力支持。只要满足中国在这些方面的诉求,中国就非常乐意帮助沙乌地阿拉伯王室稳定内部政局和改善外部环境。
而沙乌地阿拉伯也很乐意满足中国的要求,且这些年一直都在相关问题上全力支援中国。或许有人疑惑沙乌地阿拉伯作为穆斯林国家,为何在新疆问题上站在中国一边、支持中国政府设立“再教育营”在内镇压穆斯林的行径?原因非常简单,沙乌地阿拉伯王室根本不在乎中国穆斯林的人权,他们也并没有真诚的伊斯兰信仰。它一边向全世界(包括前些年在新疆)输出属于伊斯兰极端主义的瓦哈比教义,又拒绝对世界各国因其行为而导致宗教衝突氾滥负责,更是毫不在意其他穆斯林的生命健康与权利自由。
因此,中国与沙乌地阿拉伯一拍即合。而伊朗则与中国一直关係较为友好,自然也乐于中国调停伊沙关係。虽然一个月前习近平及中国外交代表团访问阿联酋时,承认阿联酋对由伊朗控制的若干岛屿的主权诉求,引发了伊朗的强烈不满。但面对内部持续不断的政治反抗和外部的外交与军事困境,最终还是选择息事宁人,接受中国对沙伊关係的调停。
不仅沙乌地阿拉伯与伊朗迫切需要中国的调停,中国也非常渴望做成这一单“生意”。如前所述,中国对资源丰富的沙乌地阿拉伯和伊朗颇为看重,又希望加强对中东的渗透。调停沙伊关係,对中国显然有利无害。
更重要的是,最近数年,中国也处在内政外交皆严重受挫的困局中,需要有所成就和突破。无论是长期“清零”对国内经济民生的打击,还是外部与美欧日印等国因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产生的衝突,都让习近平及中共所声称的“民族复兴”和“中国梦”与现实渐行渐远。而最近日韩关係的急剧转暖,也让中国感到危机。-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