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3-04-08 | 来源: 深圳微时光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iPad | 字体: 小 中 大
听说蔚蓝把iPad、游戏机还给了喜欢游戏的11岁女儿,还缩减了孩子的上课时间和家庭作业,一个朋友特地请蔚蓝到家里吃了顿饭。
“你不要害了孩子,你不是大富大贵的家庭,如果孩子上不了大学,你认为她能做什么,除非她是一个天才。你的孩子是天才吗?”朋友问蔚蓝。
“她认为孩子就两条路,要么做天才,要么走应试教育的路。”蔚蓝能理解朋友的苦心——文凭是敲门砖,招聘者没功夫看你孩子优不优秀,没有这块敲门砖,我先淘汰你。
“朋友的担心,其实代表了绝大多数人的担心,如果你不能达到某个水位线上,你将会面临生存的灾难。但我觉得,你有头脑、有创意,活着不是一个太大的问题,不见得非要去工厂每天12小时流水线。”
"即便走了应试教育这条路,大学毕业出来,就一定能走得好吗?这个社会的变化在于什么呢?它卷得越来越快了。"
“女儿为什么失去了活力?”
2023年3月,蔚蓝跟11岁女儿颗颗又一次爆发了冲突,导火索还是电子产品。
颗颗把游戏机藏在作业本下面,如果不注意观察,那还是一个认真赶作业的背影。
蔚蓝觉得自己算得上一个开明的母亲,对孩子成绩没有什么要求,颗颗作业过于繁重时,她跟丈夫还会帮忙完成一些字词抄写。颗颗成绩一向不错,学习上没让蔚蓝操过心。在颗颗沉迷电子产品之前,母女俩可谓无话不谈。
蔚蓝再一次从颗颗手中拿走游戏机时,看着孩子对抗的眼神,蔚蓝感觉自己,变成了那种最令人讨厌的家长,她开始思考冲突的根源。
“表面看起来,孩子沉迷电子产品,伴随这个,她不爱跟我们说话,看起来也没什么活力,周末让她出门玩一会儿,她也不愿意。仔细想想,孩子的精气神儿,从上小学以后,就一年比一年更差,问题的根源,在于学校主导的价值体系和生活方式上。”
那次冲突过后,蔚蓝问颗颗,“你想要的究竟是什么”。孩子说,“我想要你多陪陪我”。
这个回答让蔚蓝惊讶,她大部分时间待在家里,陪伴孩子不是问题。颗颗说出这句话后,蔚蓝发现,自己只是跟孩子在一块儿待着,并没有高质量的陪伴,母女俩已经很久,没有靠在一块儿说说知心话了。
那孩子的时间都去哪儿了呢?
颗颗就读于惠州一所私立小学,从小学四年级开始,孩子每晚的作业量激增,蔚蓝感觉老师布置作业,是以记性最不好的孩子为标准,“记住一个词,记住一个句子,需要抄写十遍二十遍。”
颗颗早上出门上学,放学回来已经下午6点半,7点半吃完饭开始写作业,怎么着都要写到9点,洗漱完就得上床睡觉。周末的时间,同样被作业占据,“这一周当中,我基本就没有什么时间跟她交流。”
“除了上学,放了学就写作业,写完作业就上床睡觉。生活除了电子产品带来的乐趣,找不到其他的乐趣了。”-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