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3-04-12 | 來源: 深藍財經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李彥宏 | 字體: 小 中 大
3 國內真正有料的不多?
官媒、券商下場提示AI“泡沫”風險
作為中國頂尖科技公司,華為大模型都是壹副“猶抱琵琶半遮面”的模樣,無疑給ChatGPT的擁躉潑來壹盆冷水,有評論直言,中國目前的大模型,是峰會多、論壇多、概念多,但真正有料的不多。
網友總結的國內AI主題會議
例如,網友問阿裡的“通義千問”馬雲的兒子是誰,“通義千問”的回答竟然是馬化騰。
把自家老大的血脈都搞錯了,不免讓人覺得離譜,追根溯源,有壹種分析認為,這可能是因為中文語料太少,進而推測“通義千問”用了ChatGPT的語料,然而ChatGPT對中國的情況又知之甚少,所以回答中文環境下的問題時就容易答錯。
這個案例恰好說明,國內AI要想追趕國外還有很長壹段路要走,科學技術不是喊破喉嚨,說壹大堆概念和口號就能破殼而出的。
天天喊打喊殺、口號響徹天際,只能助長壹些上市公司“蹭熱點”,蒙蔽股民雙眼,爆炒AI概念。
這不,截至4月6日,整個ChatGPT概念板塊市盈率已經高達136倍,周鴻祎旗下的叁六零因為搭上ChatGPT概念而迎來難得的瘋漲,最高漲了2倍多,達到20元以上。
前腳靠ChatGPT概念身家暴漲,後腳周鴻祎卻突然官宣離婚了,這波操作也是引來了股民們的非議:看似是離婚,實際可能是分散風險、變相減持。
創始人離婚消息出來後,4月10日,叁六零伴隨AI概念大跌,最終封死跌停板,很多人大呼解氣的同時,殊不知又是壹波股民淪為了韭菜,晚上只能關燈吃面。
同壹天,官媒《經濟日報》發文稱,資本在熱捧ChatGPT的同時,要注意避免泡沫。當前ChatGPT在應用場景和商業化探索上還處於初始階段,壹些公司在相關技術上並沒有太多突破,甚至不少公司業績處於虧損狀態,股價卻先突飛猛進。這其中,既有市場資金有意捧之炒之,相關上市公司股票被動身價上漲;也有部分上市公司主動“炒概念”“蹭熱點”,企圖趁機撈壹筆就走。-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