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3-04-20 | 來源: 宅少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他拍的那段原素材裡,還有壹個叁歲的小皇帝,穿著龍袍,在侍女褲襠中間鑽來鑽去。廣電的人看了,認為太敏感,讓他剪掉了。
這場時裝秀也給米導添了麻煩。攝影把膠片裝錯了,全場戲重拍,造成了嚴重的超支。拍到最後,米家山手上的膠片快不夠用。依照當時“壹比叁”的膠片比,叁條裡必須用壹條。可就是這樣,米家山在諷刺了各種社會現象後,沒忘了諷刺壹下自己這個行當,拍了結尾“撞車”那場戲。
當時,劇組房租到期,都准備撤了。米家山在壹個小區停車場裡,用幾盞燈圍了個圈,把整場戲從頭到尾排了伍六遍,確定沒任何問題,然後壹個鏡頭拍壹條,不做糾結,痛痛快快地拍完了。
整個片子拍攝過程中,米家山都有股撒著歡兒、宣泄的快感。
05.
結果是,《頑主》像壹擊猝不及防的重拳,打在了所有人心上。
影片上映前,先在北電的放映棚裡給學生們看了。當晚不止壹個片子,先放了同學的作品,主題沉重,風格沉悶,大家都快睡著了。米家山後來說,要是《頑主》不好看,在場學生肯定要弄他。結果,影片開頭王迪的那首《憂心忡忡者說》壹響起,棚裡的人就越來越多,瞬間爆滿。
整個放映過程中,掌聲不斷,笑聲此起彼伏。放完了,學生們壹個比壹個興奮,上去找米家山握手、祝賀。走出棚子,米說:
“我這壹生就拍這壹部片子,以後不幹這行都可以。我覺得足夠了。”
影片上映,自然是炸了。青年人不滿、反叛的情緒,壹下子找到了突破口。
回看整部電影,在王朔京味兒磕的支撐下,實在留下了太多經典橋段。即便是放在今天,某些表演、對白,依然犀利,令人解氣、過癮。
比如說,下面這些經典台詞:
“用弗洛伊德來過渡。”
“哎喲,哥們兒就喜歡俗的。”
“他們說,朋友無非兩種……”
“我沒殺人、沒放火,沒上大街上游行去。”
比如,電影裡對各路人的諷刺:
諷刺寶康這種“作家”。-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