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3-04-20 | 來源: 宅少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對於梁左,謝園是拾贰分的尊重。覺得他有大才,只是太完美主義。《我愛我家》之後,梁左還自己導演了《臨時家庭》,謝園又去客串了壹回。這部劇是梁左的野心之作,又編又導,特別的累。
90年代,謝園演了王朔的《無人喝彩》,扭頭回中戲,給學生吹《現代啟示錄》講昆丁、科波拉,偶爾拍拍戲。梁天壹邊做制片,壹邊開菜館,跟誰都仗義,雖有另外贰位入股,壹激動,送出去叁個菜館。葛優呢,演完《編輯部的故事》大火,基本上就跟著京圈壹起混了。
那時節,馮小剛和王朔也開了“好夢公司”。這段往事,我寫了很多,在此不做贅述。反正就是槍斃了壹堆作品,搞得馮小剛心力交瘁。王朔飛去美國,坐在女詩人王艾的沙發上搖頭晃腦地問:
“王姐,你說我是回去呢?還是不回去呢?”
直到1997年,馮小剛仿照《頑主》的故事模式,拿“好夢壹日游”拓寬了“叁T公司”的服務范圍,也軟化了於觀們對社會的反叛氣質,搞了壹出溫馨的《甲方乙方》,就此翻身。《甲方乙方》基本是《頑主》“搭台唱戲”的再創造,只是明顯少了米家山那種憤懣和宣泄,替換成了小市民的可愛、淘氣,不再嘲笑和質疑。這部改編自王朔小說《你不是壹個俗人》的電影,綁定了馮小剛和葛優牢不可破的賀歲檔關系,讓贰位壹路高歌猛進。
當然,葛大爺也不止演“京味小說男人”這壹款。
在《卡拉是條狗》裡,他就演壹個小市民,貢獻了不少表情包。
這部戲的導演是路學長。
1988年,馬曉晴去北京演《頑主》期間,就正跟路導談戀愛呢。
08.
馬曉晴後來的星路,並不怎麼順。
從上戲退學,演完《頑主》後,馬曉晴心裡只有壹個念頭,要紅,要出人頭地。為此,她接了許多奇怪的電影。牛逼片子也不少。1989年,她演了壹部《北京,你早》。裡面跟她搭戲兩個男的,壹個是王全安,壹個是賈宏聲。
馬曉晴有兩個好朋友。壹個叫朱潔,壹個就是賈宏聲。
前者演了路學長的《長大成人》,後者演了張楊的《昨天》。這是兩部跟吸毒有關的電影,當事人也終因為吸毒而毀掉了燦爛的壹生。最讓人惋惜的是賈宏聲,當年業內覺得他會成為他們那壹代人裡面,最最偉大的演員之壹。
1992年,姜文跟王朔、鄭曉龍勾搭,演了《北京人在紐約》,點名讓馬曉晴演劇中反叛的女兒,將馬曉晴的演藝事業推向頂峰。可馬大姐性格直來直去,有什麼說什麼,曾當著王蒙面,批評王朔的電影處女作《我是你爸爸》。
後來,她出國,又回來。
內娛變天,沒有太多機會給她了。
有幾年,她斷絕了和影視圈的關系,開公司,寫小說,做廣播劇。2006年拍自傳式的電影《少女》,沒什麼水花。壹次娛樂采訪,她說自己正在和壹個“位置很高”的人談戀愛。談著談著,也沒了下文。
拍完《北京人在紐約》,她就跟路學長分手了。
也就是那壹年,張國立如願調入了鐵路文工團。
《頑主》叁個主演裡,葛優、梁天受益最大,張國立沒撈到什麼油水。片子上映後,葛、梁這兩個文贰代,借助北京方面的人脈,都演上了大爆款。
張國立演完電影,沒紅,壹咬牙,跟同樣不舍北京繁華的鄧婕,做了北漂。
1988年底,張國立先跟著中國南極考察團,去南極溜達了壹轉。他是去拍3集電視劇《長城向南延伸》和兩部專題片,這期間歷經生死考驗,還立了功。回來後,演完王熙鳳火得壹塌糊塗的鄧婕說,還是北京好,兩口子就去了。
顯然,和葛優、梁天不壹樣,張國立剛到北京,並沒能深入京圈核心,要資源沒資源,要人脈沒人脈,只能跟著李耕,肆處找活幹。
兩人拍《頑主》時住壹個屋。到了北京,李耕給人拍廣告,就拉上他,壹個廣告1000,壹人500,很不穩定。張國立窮啊,整天背著個包,去哪兒都靠走路。李耕後來實在看不過去,把自家自行車拿給他騎了。
寫相聲、演小品、跑龍套,張國立什麼都幹過。他曾挨家挨戶敲制片人的門,說我叫張國立,會演戲,如何如何,屢次被拒。-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