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3-04-29 | 来源: 凤凰网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在盖州市的渔港里,失踪者的家人贴的寻人启事
没有返回的渔船
渔船失踪,在西河口村并不常发生。所以在渔船失踪了十多天后,关于渔船为何失踪的话题在村子里依旧热度不减,人尽皆知。当然,这也是靠以打鱼为生计的渔民们,最不愿听见的事情。
西河口村位于辽宁省南部的盖州市,这里紧邻渤海湾,村子里千余户人家,几乎家家都从事与渔业相关的工作。
为讨吉利,渔民们不仅在船上插着写有“一帆风顺”和“满载而归”的旗子,在家里也会插着五星红旗,寓意这是他们平安归来的坐标。尤其是生长在村子里的男性,从小长在海边,长大成人后,出海打鱼是多数人的选择。
渔船上都会悬挂寓意美好的旗子
赵珍的丈夫郝利就是从18岁开始打鱼的,至今,刚好30年整。
打从入行开始,郝利就上了大渔船,时间的积淀让他理所当然地成为了打鱼经验丰富的“大手儿”。无论在哪个雇主的船上打鱼,郝利都很能张罗事情,心眼儿也好。在雇主们的口碑当中,郝利没有过差评。
今年年初时,郝利还曾去南方的渔船上打过工,回来后的他闲不住,只要有出海的活他就接。一个月前,罗雅丽家的渔船刚好缺一个人,郝利就答应先帮忙出海打一次鱼。
在缺人手的出海季里,想找到得心应手的伙伴并不容易,罗雅丽家的渔船上,有3个人就足够了。
每年3-5月、9-11月,渔民们只有半年左右的出海期。即使是同一片海域,不同的渔民去打,能捕到不同的贝类、虾爬子、梭子蟹、海蜇等海产,但总是有多有少,什么时候下网、什么时候拔网(注:收网),全凭手艺。出海两三天,基本上就可以满载而归。赵珍说,丈夫以前在大船上工作时,每次出海大约就可以赚到4000元左右。
“辽营渔21249”是罗雅丽家的渔船,北斗编号1457287,渔船长12米,功率48kW。在当地渔船的量级中,是小渔船,这个时节,专去渤海盘锦海域打“海螺蛳”。而郝利此前一直在大渔船上工作,他需要问船长,如果继续出海,他仍将回到大渔船上工作。
“我上哪找这样的好手儿,把我乐够呛。”罗雅丽回忆,4月2日前,郝利曾和原来的大渔船船长确认,暂时将不再出海。他因此打算在5月休渔期到来前,都将帮着罗雅丽家的渔船出海。郝利的加入,自然让罗雅丽和丈夫冯坤感到高兴。
郝利第一次跟冯坤的船一起出海,两三天就赚了1750元钱,这在小渔船的渔民中,算是比较好的收入了。
这样的分成方式,也是渔村历来形成的模式:出海的所有成本,都由船长冯坤负责,打上来的渔获,则按照每人18%的比例,分给被雇佣的两位渔民——郝利和冯的亲外甥,剩下的则归船长。如此算下来,净利润中,船主与被雇佣者整体各占一半。所以渔获越多,赚得也就越多,除了大家一起卖力气,劲儿往一处使,剩下的就要靠经验和运气了。-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