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3-04-29 | 来源: 云山文史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渥太华新闻 | 字体: 小 中 大
20世纪,加拿大政府在因纽特人再安置问题上取到了什么样的成效?
文|木木
编辑|观星
因纽特儿童失去了与家的联系,与父母之间的关系也逐渐疏远,他们被迫放弃了本民族的语言和文化,接受了许多白人的价值观、饮食习惯和社交活动,逐步被“教育同化”。
受南方教师、南方风格的寄宿学校或其他民居的综合影响,很多因纽特学生开始嫌弃本民族的文化、自己的父母以及他们在北极的家庭。
与此同时,政府也逐渐意识到仅使用英语授课、禁止在校教授因纽特语、一味灌输白人观念的南方学校教学模式。
一、政府的政策
不利于因纽特儿童在学校教育结束后重新适应社会,寄宿学校有可能使孩子很难重新适应其传统生活方式,难以融入传统民族文化,甚至会造成文化断层引发民族认同危机。
为了减轻这一困难,加拿大政府对寄宿学校和走读学校的学期都作了修订,以便孩子们在狩猎和诱捕季节可以自由地和父母一起旅行。
这项修订将确保一部分因纽特儿童的教育不会被忽视。20世纪60年代,相关教育工作者一再建议使用考虑到因纽特人文化和价值观的课程,真正将原住民教育融入课程。
20世纪70年代,加拿大政府提出保护各民族传统语言、实施多元文化政策,因纽特人积极响应中央号召,在语言传承方面做出许多尝试。
他们在努那维克创建了卡提维克学校董事会,这一地区学校董事会由当地因纽特人控制,致力于因纽特传统文化与现代课程教学的融合,在中小学校形成浓厚的民族氛围。-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