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_NEWSDATE: 2023-05-05 | News by: LTN经济通 | 有0人参与评论 | _FONTSIZE: _FONT_SMALL _FONT_MEDIUM _FONT_LARGE
印度近年常利用税收、签证等方法刁难中企,逼其撤出市场。(美联社)
打压中企招数多 拒颁签证断你根
于是,事情终于迎来变化。2022年印度企业事业部接到匿名举报,指出在印中企可能存在欺诈等违规行为后,印度找准机会拿手机市场开刀,使得共拥印度智慧型手机市场60%以上市佔的华为、小米、vivo和OPPO,先后被以不同原因接受调查,他们的资金不是被查扣就是冻结,至今仍未取回,部分手机厂商如“荣耀”也因经营受阻,无奈撤离印度市场。
印度近年还常利用税收和法律合规等手段打压中企。自2020年起,至少有500家中企受到印度税务和合规性普查,逾200款的中国App,包含TikTok(抖音国际版)、微信(Wechat)等,也被印度以“维护国安”为由禁用,中国App在印度几乎不见踪影,严厉程度比美国更狠。
Namrata Hasija分析,继2020年边境衝突后,武汉肺炎(新型冠状病毒病,COVID-19)肆虐也让印度国内反中情绪高涨,印度政府必须对民众反中情绪有所回应,但是国内手机硬体设备需求又无法完全摆脱中国货的前提下,加强对中企的税务审查和禁用App就成了印度的选项之一。
而手机行业仅仅只是印度打压中企的1个缩影,印度先前早将签证拿来用作限制中国的工具,据多名在印度的中资企业负责人表示,印度近2年几乎完全暂停中国赴印签证的发放,这让中企无法更换管理层,部分企业破产或者瘫痪,印度摆明是要斩草除根。
外界猜测,惩罚中企或许能为莫迪在国内施政评价上起到加分作用。(美联社)
印度杀鸡儆猴 震慑其它外资
对于印度而言,接受中国产业链的进驻意味著他们只能跟在中国后面,失去超越中国的机会,所以印度的举措才被外界解读是要预防中资过度渗透,顺势扶植本土产业。
此外,印度还可能希望通过整顿中资来震慑其他外资,从政治影响的角度来看,惩罚中企在印度的反对声浪最小,这或许也能成为印度总统莫迪在国内政治中的加分项。
Namrata Hasija表示,虽然印度明知挑战中国不容易,但是为了确保长期经济安全与稳定、巩固产业供应链,仍需透过投资基础建设,并以境内庞大且廉价的劳动力,还有规模4亿人口的中产阶级消费力来扩大吸引其他外资,印度的经贸改革步伐虽然缓慢,但已经在推进之中。-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