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3-05-11 | 來源: 鹽財經 於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即便是剛好滿足畢業工作叁年的標准“踩線”入場,王帥依然不是最小的學生——MBA的同學,有人小了他幾個月。
“觀察來看,(年齡在)‘91年’到‘95年’的應該是最多的,‘95後’也不少。”
“卷”向MBA的職場人愈發年輕,需求促使了越來越多大學開設MBA項目或擴招,以增加MBA招生人數。
據悉,截至2022年,共281所院校獲批MBA辦學資格,其中新增26所院校開始招生。同時,中央財經大學非全日制MBA擴招比例24%,上海大學擴招比例56%。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MBA咨詢機構都提到,每年MBA的申請人數是與經濟周期反向而行的。經濟越不景氣,人們讀商學院的意願越強烈,競爭就越激烈,而相應的,商學院的學費也越高。
事實也確實如此。
鹽財經翻閱資料發現,部分2023年MBA項目學費出現大幅跳漲。其中,上海交大安泰MBA(非全日制)學費由45.8萬元漲至51.8萬元;深圳大學MBA項目學費則由19.8萬元漲至29.8萬元。
盡管MBA學費居高不下甚至逐年上漲,職場人報考MBA的熱情依然未減。
雖然非全日制MBA普遍學費更高,但全日制MBA的縮招趨勢,無疑讓選擇變少的同時,加劇了報考的競爭難度:
北大光華2020年取消中文班,全日制MBA從100人,大幅度縮減至40人左右;
廈大、對外經貿、華中師范、南開等院校也在近年陸續取消全日制MBA。
而當下略顯疲軟的就業市場和宏觀經濟環境,也讓職場人不敢“停步”,不敢花費2—3年的時間成本,選擇全日制MBA。
MBA2023年學費分布(數據來源:MBAedu、各高校MBA項目招生簡章 圖源:谷雨數據)
比如王帥。
部分出於投資的目的,王帥和父母商量後,畢業後工作不久,便早早在壹線城市買了房。但這也讓他在有了讀書的念頭後,不得不考慮經濟來源,放棄重回學生身份,讀全日制MBA的想法,而選擇非全日制。
對於這些剛工作不久,又有房貸的人來說,非全日制的學費雖更高,但因為有穩定的收入來源,更能抗風險。
非全日制MBA的高昂學費幾乎也讓嘉嘉拿出了所有積蓄,但她認為,在當前就業市場“入冬”的情況下,壹份能夠提供穩定收入來源的工作是不可缺少的。
“現在的積蓄可以剛好覆蓋整個項目的費用,但後期可能也會考慮下學貸。”據嘉嘉了解,借助學費貸的學長、學姐並不在少數。-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