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3-05-11 | 来源: 青年志Youthology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言外之意是“如果你不和我发生肉体关系,说明你太保守”。
我支持女性主义/我是丁克、不婚主义者
他说:
“我读过不少女性主义的作品,对性别研究很感兴趣”
“我支持女权,决定亲自践行丁克和不婚主义”
她说:
也许是看过福柯的《性史》或波伏娃的《第二性》(也许是看的5分钟快速解读),对女性主义有些理解(偶尔在对话中会引用一两句),也因此很喜欢跟女生探讨“性”方面的知识。实则借女权主义之名,行心中龌龊之事,把“性骚扰”的冒犯性话语冠以“学术讨论”、“知识交流”的名头。
部分男性用“女权主义者”的名号包装自己,从而降低女性的防备之心,但实则对女性的处境却很难有共通的感受,甚至都不愿意坐在马桶上小便。
另外,一个热知识,男性选择丁克和不婚主义,相比女性,并不会付出多少实质性的惨痛代价,远没有主动结扎来得实在。这不过是他们不承担责任、不考虑未来的一个借口而已。
开个玩笑/别当真
他说:
“那些话我也没想到你会当真,只是逗你玩的而已。”
“你不喜欢,我下次注意就好了,没必要这么小题大做吧。”
“你们女人就是开不起玩笑。”
她说:
试图用“玩笑”、“逗你玩”这类看似不正式、实则不正经的说辞为自己明知冒犯的言论进行开脱,并作为一种压力性和服从性的测试推给对方,言下之意为“谁当真谁就输了”。这类说法因为其“玩笑”的属性,使得被开玩笑者很难直接表露出不满的情绪,否则就会被认为是“气量小”。
这种用法不仅会用在男性骚扰女性的场合,当男性对女性进行外貌评价、荡妇羞辱,或对女性做出挑逗、侮辱性的行为时,男性也常以“玩笑”、“幽默”的表现来掩饰自己下流的话语,将其包装为一种“无意的冒犯”。
冷知识:有学者指出,处于优势地位者的人能更自由地“开玩笑”,以此来显示谈话的支配权,以及确立权威的表示。他们在谈话中也更具攻击性,且更喜欢取笑他人,是一种幽默暴力。
有意思的是,当处在权力下级的人,如果开上级的玩笑,即使原本没有恶意,也很可能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别忘了,杨笠在脱口秀的舞台上开玩笑吐槽“男人就是普通又自信”的时候,男人们又是怎么反应的。
不同程度交往过的前任/相识的女性
他说:
“给自己相识的女性带来如此的感受,是我真正的失败。”
“我和几个当事人都有不同程度的交往,包括有过稳定关系的前任。”
她说:
男性为自己的性骚扰行为辩护时,总是认为只要把情境置于恋爱、交往的私域之中,性骚扰的指控就会不攻自破,因为“那些不过是情侣间的情趣”。然而这种“交往关系”往往是男性单方面一厢情愿的认定(“我以为我们在恋爱,不是吗?”),双方也从未正式建立任何恋爱关系。
“我们交往过”的说服力之低,无异于男性在马路上对女性施加暴力而谎称双方是情侣。在很多男性的视角里,回复微信、见几次面就可以自行等同于交往,也反映出男性和女性在定义恋爱关系上的观念大相径庭(如果说他们真如自己所说的那样“愚钝”的话)。
当时我还小
他说:
“当时我还很年轻,没有建立起性别意识,没有意识到我这种行为是不对的。”
她说:
当然知道这是不对的,只是没有意识到这些行为如今需要付出代价。
这种说法其实是“男性至死是少年”的同义词,一旦东窗事发,都是年龄小不懂事惹的祸。企图用当年事来给自己“减刑”,并强调自己已经改邪归正。但大部分这么说的人并不知悔改,只是在手段上更隐晦/更进阶了而已。-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