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3-05-11 | 來源: 青年志Youthology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言外之意是“如果你不和我發生肉體關系,說明你太保守”。
我支持女性主義/我是丁克、不婚主義者
他說:
“我讀過不少女性主義的作品,對性別研究很感興趣”
“我支持女權,決定親自踐行丁克和不婚主義”
她說:
也許是看過福柯的《性史》或波伏娃的《第贰性》(也許是看的5分鍾快速解讀),對女性主義有些理解(偶爾在對話中會引用壹兩句),也因此很喜歡跟女生探討“性”方面的知識。實則借女權主義之名,行心中齷齪之事,把“性騷擾”的冒犯性話語冠以“學術討論”、“知識交流”的名頭。
部分男性用“女權主義者”的名號包裝自己,從而降低女性的防備之心,但實則對女性的處境卻很難有共通的感受,甚至都不願意坐在馬桶上小便。
另外,壹個熱知識,男性選擇丁克和不婚主義,相比女性,並不會付出多少實質性的慘痛代價,遠沒有主動結扎來得實在。這不過是他們不承擔責任、不考慮未來的壹個借口而已。
開個玩笑/別當真
他說:
“那些話我也沒想到你會當真,只是逗你玩的而已。”
“你不喜歡,我下次注意就好了,沒必要這麼小題大做吧。”
“你們女人就是開不起玩笑。”
她說:
試圖用“玩笑”、“逗你玩”這類看似不正式、實則不正經的說辭為自己明知冒犯的言論進行開脫,並作為壹種壓力性和服從性的測試推給對方,言下之意為“誰當真誰就輸了”。這類說法因為其“玩笑”的屬性,使得被開玩笑者很難直接表露出不滿的情緒,否則就會被認為是“氣量小”。
這種用法不僅會用在男性騷擾女性的場合,當男性對女性進行外貌評價、蕩婦羞辱,或對女性做出挑逗、侮辱性的行為時,男性也常以“玩笑”、“幽默”的表現來掩飾自己下流的話語,將其包裝為壹種“無意的冒犯”。
冷知識:有學者指出,處於優勢地位者的人能更自由地“開玩笑”,以此來顯示談話的支配權,以及確立權威的表示。他們在談話中也更具攻擊性,且更喜歡取笑他人,是壹種幽默暴力。
有意思的是,當處在權力下級的人,如果開上級的玩笑,即使原本沒有惡意,也很可能會帶來災難性的後果。別忘了,楊笠在脫口秀的舞台上開玩笑吐槽“男人就是普通又自信”的時候,男人們又是怎麼反應的。
不同程度交往過的前任/相識的女性
他說:
“給自己相識的女性帶來如此的感受,是我真正的失敗。”
“我和幾個當事人都有不同程度的交往,包括有過穩定關系的前任。”
她說:
男性為自己的性騷擾行為辯護時,總是認為只要把情境置於戀愛、交往的私域之中,性騷擾的指控就會不攻自破,因為“那些不過是情侶間的情趣”。然而這種“交往關系”往往是男性單方面壹廂情願的認定(“我以為我們在戀愛,不是嗎?”),雙方也從未正式建立任何戀愛關系。
“我們交往過”的說服力之低,無異於男性在馬路上對女性施加暴力而謊稱雙方是情侶。在很多男性的視角裡,回復微信、見幾次面就可以自行等同於交往,也反映出男性和女性在定義戀愛關系上的觀念大相徑庭(如果說他們真如自己所說的那樣“愚鈍”的話)。
當時我還小
他說:
“當時我還很年輕,沒有建立起性別意識,沒有意識到我這種行為是不對的。”
她說:
當然知道這是不對的,只是沒有意識到這些行為如今需要付出代價。
這種說法其實是“男性至死是少年”的同義詞,壹旦東窗事發,都是年齡小不懂事惹的禍。企圖用當年事來給自己“減刑”,並強調自己已經改邪歸正。但大部分這麼說的人並不知悔改,只是在手段上更隱晦/更進階了而已。-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