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3-05-11 | 来源: 青年志Youthology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他对朋友其实挺好的。”
“虽然他性骚扰,但他对工作场合中的女性、女性朋友非常尊重。”
“他不是一个好男人,但他是一个好父亲。”
她说:
“性骚扰无伤大雅,他还是一个好人,优秀的人格瑕不掩瑜。”
吸毒、虐待动物、逃税都鲜有人会为之开脱,但是仿佛性骚扰、性侵是可以被原谅的道德污点。
“评价”篇
在日常生活中,对于女性的言语侮辱和冒犯长久以来都以一种非常隐蔽的方式存在着。为了去发现它们的蛛丝马迹,我们尝试回忆了一下,男性通常都是怎么定义那些“好”女孩和“坏”女孩们的。
乖巧/聪明
他说:
“和同龄人比起来,你很聪明。”
“你应该是那种乖乖女吧?”
她说:
“聪明”指的是,面对骚扰,女性不能不识趣地反抗或拒绝,反而要学会配合。
“乖巧”指的是,在权威面前,只能顺从。
看起来是夸奖,实际是在巩固自己的权力地位,将对方置于更低的位置上——当作宠物或附属品。
贤惠
他说:
“感觉你以后会是那种贤妻良母”
“你真贤惠,什么时候能做到你吃的饭?”
“如果我们在一起,你一定能代替我妈照顾好我”。
她说:
在男性的世界里,最美好的家庭模式就是自己在外打拼,风尘仆仆回到家里时,家中的伴侣已经打扫好卫生、晒好衣服、做好饭菜,满脸笑意地等待他的到来。
这背后是落后的“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中国家庭观。默认男性是家庭的中心,女性就应该主动承担家务劳动、“服务”好男性,这样才能算是合格的女性。
飒蜜
他说:
“她就是一个标准的飒蜜,真有面子。”
“我们那个年代的大飒蜜,不仅人长得又好看,又没有公主病。而且你越 man,我越爱你。你上街打架我帮你提板砖;你上街茬琴,我帮你唱和声。你被打成植物人,我养你一辈子。”
她说:
“你得成为兄弟们喜欢的女人”。
“飒蜜”、“大飒蜜”一词,在北京话里常被用来赞美那些面容姣好,性格潇洒大方、仗义非凡,能被男性称兄道弟,能为男性行侠仗义的“高情商”女性。这些“飒蜜”往往用尽浑身乏术来使男性保持身心愉悦、如沐春风。
女性努力往“飒蜜”一词上靠拢,意味着男性与女性权力阶层的分化,表面上是对女性表示肯定和欣赏,实则是要求女性需要成为“飒蜜”才能享有与男性同等的权力、资源、地位等。
与此同时,与男性“称兄道弟”的“飒蜜”们也往往需要忍受师长、师弟们的“玩笑”、“爱慕”、“骚扰”、“揩油”,被“飒蜜”的身份所捆绑,且无法地合理地否定对方行为的不妥与表达拒绝。在规训下不敢愤怒的女性,往往只能故作大方、假装习惯或者角色扮演来转移注意力。
放不开/放得开
他说:
“我以为你是那种很放得开的女生呢。”-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