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3-05-13 | 來源: 歷史逆時針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起因是他帶頭揭發村幹部侵吞村煤礦利益。從榆次、晉中到太原,胡文海肆處舉報。讓他大失所望的是,這些材料最後都被批轉回來。
村支書李利生放話:“村裡面敢告我的,也只有胡文海了。不給他點厲害瞧瞧,他還不知道馬王爺有幾只眼!”
1999年6月19日傍晚,胡文海在自家果園裡澆地。相鄰地塊的高彥蘇、高彥堂兄弟,手持鐵鍬,朝胡文海腦袋連劈兩鍬;當第叁鍬劈來時,他趕忙用手去擋,結果這壹鍬劈在了他手臂上。胡的弟弟胡青海見狀,飛奔過來,拼死將兄長救下。
胡文海從醫院回來的第贰天,原支書胡根生去他家裡,說受村支書李利生(高彥堂姐夫)所托,前來調解此事。
胡根生說:“利生說了,縫壹針給你1000元,縫23針給你2萬3。”
“對方要往死裡鬧我,不如先下手為強。從那時起,我就起了殺心了。”胡文海在法庭上說。
胡文海的例子說明,基層治理還沒有進入法治化軌道,說到底還是人治思維。
很多基層糾紛,其實可以通過法律途徑解決。但考慮到各種因素和社會綜合成本,大多選擇了就地化解的方式。
這種方式有利有弊,壹方面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另壹方面也存在和稀泥的問題,脫離了法治化軌道。
壹旦村幹部處理不公正,或涉及到村幹部的自身利益,就有可能激化矛盾。
村民作為弱勢群體,如果利益受到侵犯,尊嚴受到踐踏,人格受到侮辱,不滿情緒積累,很容易選擇同歸於盡,演變為滅門案。
導演賈樟柯曾經以胡文海等人為原型,拍了電影《天注定》,震撼壹時。
《天注定》,這片名起得……-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