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3-05-24 | 来源: 新周刊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 2018 年,中国连锁餐饮业的快餐门店已达 1000 多万家。(图 / CEIC)
城市规划、美食工业化、预制菜流行 …… 种种浪潮席卷而来,挤兑了传统美食的生存空间。而当我们依据点评 App 上的环境、颜值、服务质量、上菜速度、性价比和地理位置等多重因素选择餐厅时,我们对 " 好吃 " 的要求其实也已发生改变——
不得不承认,一部分美食,就是在我们随意的打分评判下,被淘汰掉的。
△被连锁美食品牌包围的大城市,吃的是流水线制作的味道。(图 / 图虫创意)
美食文化的精髓,本应在于多元文化交融和碰撞,而不在于比较孰优孰劣的地方优越感;
应在于能通过一场有趣的味蕾之旅,了解和探索一座城市,拓宽我们的视野,而不是在刻板地寻求正宗。
△新加坡的小贩文化浓厚,街道的路边摊里有难得的烟火气。(图 /unsplash)
就好比椰子鸡是深圳特产,但它的原作者其实是到深圳打拼的海南人。结合了海南文昌当地椰奶鸡的吃法,一锅温暖又清爽的鸡汤,能恰到好处地让深漂一代在 " 卷都 " 中感受到心灵鸡汤的抚慰。
同理,麻辣烫根基在四川,但它今日能成为全国各地打工人食堂,全靠东北人的改良;天津的煎饼馃子能闻名大江南北,那是因为全国街头的煎饼中夹的早就不只是馃子了。
△我们追寻的美食,是带着人情味和温度的。(图 /unsplash)
所以,不妨放下偏见和点评 App,用味蕾做导航,用开放包容的心态,在城市隐秘的角落中,探寻那些有生命力的、有人情味的美食。
或许,那一碗不起眼的面,能成为你的情感依靠;某一锅很有鸡味的汤,能让你在唇齿间想起田园牧歌的年月;或许那喷香浓郁的镬气,成为了你留在一座城市的原因。
△现炒、镬气和手工制作已经成了唇齿间所剩不多的田园牧歌。-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